索 引 号 733569413/2021-75699 发布日期 2021-12-30
发布机构 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武汉市青山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     号

武汉市青山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1-12-30  |  发布单位: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21年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还是疫后经济重振的关键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全市“五个中心”建设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大抓工业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招商引资,持续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恢复,各项指标运行好于预期。全年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00亿元,同比增长15%,超计划增幅(1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7%,超计划增幅(9%)8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5%,超计划增幅(9%)6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7.31亿元,同比增长37.5%,超计划增幅(16%)21.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20亿元,同比增长26.5%,超计划增幅(10%)16.5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20亿元,同比增长9.5%,超计划增幅(8%)1.5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

8项指标预计全部完成区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既定目标,与2019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尚未实现转正,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恢复并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1%、6.4%、18.5%、8%,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0.5%、3.1%、8.9%、3.9%。围绕上述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补链强链深入实施,持续赋能产业转型

1.钢铁产业链稳步延伸。武钢集团聚焦产业园区运营,加快资源整合开发和空间腾退,全面启动武钢现代产业园建设,完成产业和空间规划编制,总投资108亿元的十大标志性项目全部开工;武钢有限实施产线提升和环保技术改造,获评武汉市十大智能标杆工厂,总投资150亿元的三年能力提升配套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8.2亿元,全年武钢有限预计实现产值950亿元。总投资57亿元的武汉工业港临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81亿元的武钢有限绿色智慧制造项目正式签约。推进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实现汽车用钢、工程用钢、高端压延钢、精品薄材年产能“四个百万”目标。

2.石化产业链加快升级。中韩石化实现满产达产,总投资42亿元的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实现竣工投产,乙烯生产能力提升30万吨/年,全年预计实现产值500亿元。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搬迁改造项目方案研究初稿,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市政府和中石化集团支持。东风嘉实多17万吨/年润滑油工厂项目全力推进;奥克、鲁华、联德等企业二期项目加快推动;天承高端专用电子材料、博康光刻胶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落户。

3.新能源产业链加速布局。武汉氢能产业促进联盟落户青山,围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加快氢能产业培育。引进三峡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制氢加氢一体化及产业链配套项目,与宝武清能、上海重塑、氢枫能源、氢储科技等氢能产业链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白玉山加氢站、中石化白玉山群力村综合能源站建成运营,焦炉煤制氢、华中气体岛等项目开工建设。

4.服务业发展稳中提质。聚焦数字经济,黑芝麻全球总部项目落户运营;携手湖北省高投共建青山数谷,成功举办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一期签约100%,二期建筑施工顺利。武商众圆广场转型城市奥莱,打造独有特色商业名片;恩施街特色美食街开街运营,汇聚青山特色餐饮;工业设计稳步发展,中冶武勘、中冶南方武钢设计院预计营业收入达25亿元、1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青山宝湾国际物流园开园。房地产市场整体平稳,全年预计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5万方,同比增长57%;楼宇经济发展良好,宝业中心成为全区第二家亿元楼宇。

5.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全年推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2个,总投资2842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69个,总投资722亿元;服务业项目32个,总投资1366亿元。炼铁厂6号高炉改造性大修、华侨城青山88地块、17/18街坊、35街还建房建设、武东村还建地块建设等项目推进顺利;柏斯长江钢琴文创园项目完成土地摘牌;华侨城8-11街坊三小改造示范区已完成。右岸大道北段(建设十一路-焦沙二路)工程、和纵盛滨江商务区启动区D2地块、武钢有限焦炉煤气制氢等项目已开工。

(二)创新引领加快实施,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1.规划先行引领发展。发布《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编制《武汉青山炼油片区产业规划研究》,提前谋划研究“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后的产业布局。制定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制造和氢能产业“一谱一策三清单”。助力武汉市打造“五个中心”,形成《青山区助力武汉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工作方案(2021-2025年)》;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推动青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的实施意见》。

2.创新创业活力增强。打造创新园区,乐创互联孵化器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华开数科产业园认定为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1家企业通过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出台科技“黄金十六条”,提高科创企业奖励标准;坚持党管人才,积极举荐各类人才申报“武汉英才”计划,评选2021年“青山英才”25名。落实“学子留汉”工程,筹集高薪优岗,举办线下校园招聘20场,全年实现大学生新增社保和落户近1.1万人,新筹集大学毕业生租赁房1100套。

3.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优化权责清单, 25个部门、1429项事项实现“一门一窗一站式”办理。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升级,“网上办”事项占比100%,“一次办”事项占比94%,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实现“一站式”服务和“24小时自助办”,在全市率先实现自助服务区进商场和楼宇;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最快半天办结;推动简政放权,对42个事项实行容缺审批。实施质量提升,建立青山品牌培育库,设立华创源“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商标注册量6920件,20件商标列入湖北省优势商标名录。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成双随机抽查37次。截至目前,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400户,其中企业4900余户。

(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区域品位稳步提升

1.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完成区级城建项目投资110亿元。地铁5号线年内正式开通运营。长江右岸大道北段开工建设;恩施街、沿港路、绿色二路、武东连通道等微循环道路年内完工;建设完成停车泊位1.3万个,新增智能立体停车库2个,新建充电桩2100个。有序推进一流城市电网建设。12个海绵化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亿元;新建口袋公园4处,新增绿道10公里、林荫路5公里;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示范段建设,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对外开放,青山江滩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建设项目完成3205亩造林任务,长江森林项目完成230亩示范林建设。四环线生态带建设一期已完工,二期施工建设。

2.环境攻坚强力推进。落实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71项任务已按期销号。强化空气质量管控,完成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减排项目23个,加强扬尘污染防控,对18家重点扬尘污染源单位在线实时监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预计达79%,较前3年同比提升8.2个百分点。加强水污染治理,36家涉水“散乱污”企业,完成升级改造26家、整合搬迁2家、关停1家,长江、青山港水质保持优良,严西湖、竹子湖、清潭湖达到IV类。加强土壤防治,武汉阀门厂地块土壤修复通过验收。加强城市综合整治,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排名中心城区前列。加强沿江港口岸线巡查守控,督促企业落实港口船舶污染物防治主体责任。

3.城市更新稳步实施。五粮库/沿江F地块、23街地块、武汉阀门厂地块等14个项目实现供地或达到供地条件,其中旧改项目供地7宗453亩,工业项目供地7宗294亩。武东A片已完成征收工作,加快推进113街坊、52/53街坊等结转项目征收签约,两河区域L地块、武东A片、27街坊(武勘院)、22街坊等项目启动征收工作。4街坊、30街坊、武东B片等项目启动征收前期工作。实施轨道交通12号线、19号线青山段站点征收工作,及时提供施工断面。47/48大华锦绣时代、港东名居三期、34街奥园还建房项目年内实现交付。东部6村拆迁面积达168万方,芦家咀村、群力村出让地块已拆除形成形象断面,五星村106亩地块已达到出让条件。

(四)社会民生投入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疫情防控从严从紧。严管高风险人群,各入境航班人员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全过程物理隔离,全环节专人盯守。严格落实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14天社区健康监测。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区返区人员管控,累计排查4453人,集中隔离478人,居家隔离124人,社区健康监测215人。完善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监测发热、购买退烧药等重点人群,及时处理隐患。建立协查工作机制,全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养老机构、隔离场所、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院感控制。积极推进疫苗接种,累计完成90余万剂次。

2.就业社保全面提升。举办“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0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扶持创业346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0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208万元。五险扩面新增78652人,实现应保尽保,发放养老金79.5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4600万元。强化社会救助,发放低保金3352万元、发放救助金126万元。启动2个街道养老综合体、10个老年人服务中心建设。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17家“社区好味到”大食堂高效运营。完成棚户区改造住房新开工2200套、基本建成600套。

3.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宣恩和新洲工作任务,分别拨付1000万、300万帮扶资金。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中考普高上线率同比提高4.1%,高考成绩创近年最好水平,武钢三中国际部、钢城十六小顺利投用,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国家级沙滩排球赛事活动,承办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武术比赛等3项赛事。推进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市九医院平战结合大楼等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2.8万人,落实法定计生奖励帮扶政策。

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掉8个涉黑涉恶犯罪团伙,破获刑事案件23起,刑拘49人。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胡昇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桂小妹获评“中国好人”。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申报,科学谋划“八五”普法规划,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件。完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工作任务,信访绩效目标考核排名中心城区前列。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2021年,我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总量依然偏小,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仅高于蔡甸区、硚口区和汉阳区;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幅排名靠前,但是总量在全市仅略高于江汉区,为东湖开发区五分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在中心城区靠后,消费群体增长有限。二是产业链延伸仍需持续发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围绕产业链招商,全力强链补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项目建设后劲不足,新增项目储备不够,五粮库、阀门厂、31街等商业供地滞后。部分项目应开未开,截至目前全年计划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率仅45%。四是传统税源增长有限,新兴税源培育成效不明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转困难明显加大;五是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东部基础设施建设急需提速,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仍然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2年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施政的第一年,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切实按照区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部署,努力推动重化工业区产业转型、功能提升、生态改善和民生发展。结合区域发展环境分析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为完成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聚焦产业转型升级

1.狠抓产业链延伸。服务武钢集团和武钢有限,加快武钢现代产业园十大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完善产业导入,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签约落地,超前谋划基础材料、膜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及专用化学品、绿色环保型化学品等新兴产业项目。利用青山氢源优势,发挥武汉氢能产业促进联盟平台作用,加强氢能产业链建设,打造武汉“氢都”;加强数字经济产业招商,加快推进黑芝麻智能科技、滨江数字之城、青山数谷等产业链亮点项目建设。

2.做大现代服务业。引导武商城市奥莱、奥山世纪广场和武汉印象城等商业综合体转型升级,打造特色业态;提升恩施街特色美食街品质。在地铁5号线、红钢城大街、临江大道沿线布局商业中心、邻里中心、文旅项目等高端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推进“武汉工业港”项目落地,以武汉港总规修编为契机,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输组织方式。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打造红房子、滨江商务区等亮点区块。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力争新增1栋亿元楼宇。

3.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库建设,探索优化项目管理机制,推动形成全区各部门各街道齐抓共管、循环有序的推进工作机制。推动华侨城7街坊、华侨城17/18街坊、武汉市青山区余热供暖制冷、右岸大道北段(建设十一路-焦沙二路)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完成武钢三中本部、青山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青山区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特种光纤扩建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快武钢现代产业园推进和土地集约发展,推动氢能产业园、黑芝麻智能科技总部基地项目等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落地。

(二)强化规划创新引领功能

1.加强规划落地见效。推动“十四五”总体规划纲要、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落地,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发展责任,强化规划衔接、项目支撑和政企协同。做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社会民生、长江大保护等重大课题调研。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对接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编制。

2.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试行“揭榜挂帅制”和“链长制”,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借助院士专家“最强大脑”,助推科技创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加强企业申报指导。加强孵化平台建设,推进孵化器专业化、精细化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举办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积极宣传人才支持新政策,吸引更多莘莘学子来青山创业就业。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缩减行政审批环节,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规范审批中介服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提高监管水平。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工作,加强“政务服务一张网”和“青山市民之家”建设;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窗通办”。着力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发展,推进一站式质量服务站建设,培育一批标准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三)改善环境提升城市能级

1.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重点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细化“一厂一策”,建立用车大户重污染天气错峰运输方案,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及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加强柴油车等移动源排气污染监管执法。推进北湖入湖港渠、严西湖北岸整治等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动北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继续保持非法采砂严打态势。坚持共商共治港口码头治理模式,提高码头巡查、检查频次,确保长江码头岸线有序。严格落实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加大重点企业能耗对标督促。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右岸大道北段、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绿色大道等市级道路建设。加快万家路、严西湖北路、焦沙东路、武东中路等续建项目建设,推进船舶园东路、万家东路等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工人村片区交通通行能力,加快推进新民路、新村二路、宜居南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10公里绿道,新建口袋公园。有序推进“长江森林”、城中村控规绿地等园林绿化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市政管网建设。

3.扎实开展“三旧改造”。旧城改造方面,完成2/3/5/6街、52/53街等项目征收收尾工作,适时启动4街坊、30街坊、武东B/C片区、红钢城街3街坊市公交停保场地块、青山棚改二期青山镇正街、青山棚改二期厂前街山岗村、青山棚改二期工人村十一村、群力村城中村改造国有地整合包、努力村城中村改造国有地整合包、武汉站高铁沿线冶金大道以南项目(二期)、武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白玉山)、工业科技学校(原武钢一中)项目征收工作,23/27/31街还建房建设全面开工,35街还建房主体结构封顶,推进地铁12号线、19号线、工人村路、友谊大道等重点项目征收工作。持续开展都市工业园二期土地划转和供地工作,全力推进52/53街坊、113街坊等项目供地。城中村改造方面,全面完成努力村、群力村等7村的整村拆除工作,加快推进武东村地块、努力村地块一期和群力同兴地块一期还建项目建设,实现五星村31号、50号地块,群力村24号、25号地块供地。

(四)保障民生强化社会治理

1.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服务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企业社保补贴、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差异化打造人才租赁房项目。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后山村山边湾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完成村(湾)厕所改造试点;狠抓村湾环境整治,完成后山村污水处理试点建设;开展村庄绿化提升改造,提升村庄品位。

2.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加快4所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增1080个公办学位。武钢三中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东兴洲小学、钢城十三中等4所学校开工建设。深化对口宣恩协作帮扶,推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做好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开展“迎春月”、“武汉之夏”等系列文体活动。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打造青山区“10分钟急救圈”。加大托育机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托育服务。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3.加大社会治理力度。坚持发热门诊闭环管理,规范发热门诊信息报送和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接诊、筛查、转诊流程。做好疫情防输入防反弹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及外环境监测和排查,做好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防控;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防控能力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创新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设平安青山。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做好行政复议和诉讼,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做好重大活动信访稳定工作,确保全区信访稳定大局。进一步筑牢安全底线,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落实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重点开展危化品企业监督管理,加强质量安全隐患排查。

新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持续发挥“拼抢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坚决落实全市“五个中心”建设战略部署,追求卓越,为谱写新时代青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