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33569413/2021-56384 发布日期 2021-09-09
发布机构 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     号

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1-09-09  |  发布单位: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1―2025

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

目标纲要

武汉市青山区发展和改革局 编印

二〇二一年八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武汉市青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青山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1

第二部分 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

第一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2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环境10

第二章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新征程..14

第一节 指导思想14

第二节 基本原则14

第三节 发展定位16

第四节 发展目标19

第三章 统筹“一轴两区三城”布局,促进全域一体化发展23

第一节 重塑城市发展布局23

第二节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27

第三节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30

第四章 推进四轮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32

第一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32

第二节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35

第三节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38

第四节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39

第五章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智造”强区42

第一节 强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42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5

第三节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49

第四节 打造智能化绿色化园区50

第六章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52

第一节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52

第二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性发展54

第三节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56

第七章 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61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61

第二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62

第三节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64

第四节 提升现代水安全保障能力65

第八章 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努力建设美丽青山67

第一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67

第二节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70

第三节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1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73

第九章 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增强人口综合竞争力75

第一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75

第二节 全面推进健康青山建设77

第三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79

第十章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81

第一节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81

第二节 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82

第三节 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共享发展成果84

第十一章 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区86

第一节 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86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87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88

第十二章 推进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治理效能90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90

第二节 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91

第三节 纵深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93

第四节 全面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95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97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97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97

第三节 强化项目和要素支撑99

第四节 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100

武汉市青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青山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2020年12月30日武汉市青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通过)

武汉市青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会议同意武汉市青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青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谱写青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是青山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厚积薄发、改革蜕变、创新发展的冲刺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十四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武汉市青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青山区委(武汉化工区工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

“十三五”时期,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五年来,宝武重组、两区融合、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韩(武汉)石化整合等改革大事件取得重大突破,全区上下加快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各项指标总体完成,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全区经济连续跨越新台阶,总体实力保持进位态势

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1.47亿元,201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800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近3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600亿、700亿、800亿台阶,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多次进入全市第一梯队,在各城区中保持进位态势。2020年工业增加值411.89亿元,2016-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9%。钢铁、石化等主导产业逐渐度过结构性调整期,宝武重组顺利完成,宝武青山基地加快整合、提质增效,钢铁及相关产业重回千亿板块。中韩石化、武石化完成合资整合,中韩(武汉)石化成为全省最大的中外合资能源化工企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超过600亿元,武汉化工园区连续六年入选全国化工园区30强(20强)。新兴产业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潜力,华中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中心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数字经济龙头项目长江云通集团总部落户青山。202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8%。服务业发展成为优化结构重要动力,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十三五”初期上升4.3个百分点。

二、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两区融合发展驶入上升通道

完成化工区和青山区挂牌整合,辖区面积由89平方公里扩展到161平方公里。服务武钢和宝钢、武石化和中韩石化、招商局集团和青山船厂等重点企业完成改革重组。园区循环化改造、武汉海绵城市青山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改革项目圆满结项,自主探索实施的区级特色项目“两区一体化转型发展”获得上级高度肯定,“武汉市青山区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获得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全市唯一)。创新主体数量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50家增长至147家,武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转优,完善出台“1+4”人才政策体系。

三、绿色发展成效凸显,“青山绿水红钢城”迈出新步伐

稳步推进“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建设,武钢有限公司一号高炉永久关停,二炼钢厂1号、2号转炉正式停炉。整治“散乱污”企业145家。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建立综合固废、工业热源、过程副产品等循环型工业体系,青山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成功接受国家发改委终期验收。能源消费结构日益优化,完成14家企业燃煤锅炉(炉窑)改用天然气工程。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完成交易覆盖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园区固废交易平台软件,脱硫脱硝、水生态净化及清洁生产等技术取得多项专利。开展沿江码头岸线整治、“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集中推进湖渠综合治理,西部4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东部生活污水处理实现零突破。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全市排名靠前。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北湖等重点湖泊水质提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6.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年平均达到230天。青山江滩获世界C40城市奖,武青堤景观工程获鲁班奖,戴家湖公园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建成区绿地率达2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0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品质得到新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130亿元。完成临江大道等主干道综合整治,西部滨江断头路全面打通,建设二路、建设三路、21号公路等重点道路得到改造提升,青山长江大桥、东四环线投入使用,区域交通进一步通畅。借军运会重大机遇,倾力建成建设十路“极致景观道路”,精心打造“和平之心”亮点区块,克难完成高铁(三环线)沿线综合整治。新增停车泊位超5万个、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800个,海绵城市青山示范区三年建设圆满收官。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全区完成旧城改造征收280万平方米、城中村拆迁改造260万平方米,实现项目供地超2500亩。

五、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发放养老金、失业保险金340亿元。城乡低保金三次提标,累计发放2.3亿元。全区建成保障性住房近2万套,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创建老年宜居社区42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46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网点32个。投入使用“社区好味到”大食堂17个。新投用幼儿园12所,高考一本率超过50%。残疾人培训就业、医疗康复等民生事业投入5061万元,新建4个紧密型医联体,新增“胸痛中心”等3个国家级中心重点专科、“中国心身医学教育联盟基地”1个,普仁医院获评三甲医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年均增幅超过8%。高质高效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六、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打造基层党建引领“青山样板”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山视察指导,对青山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红色引擎共同创造”和做实做优“五大工作载体”。持续深化推广青和居社会治理经验,青山“红色引擎共同创造”成为全市品牌。工人村街办事处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青和居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文明单位”,青和居社区党总支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组织79个“好样的工作队”,升级22家“四点半学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六清行动”。创建4个省级、8个市级减灾示范社区,“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累计排查矛盾纠纷近2.1万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约2.63万件,调解成功率100%。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形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国、省、市大力支援、支持下,青山区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青山成为全市第一个被评估为低风险区的中心城区,累计确诊病例人数在全市中心城区中最少。受疫情影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下降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5.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1.9%。虽然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但是降幅呈现逐月收窄态势,服务业增加值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招商引资总额完成622.9亿元。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区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十三五””期间,青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一是产业转型没有根本性转变。产业发展依然高度依赖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新经济势强力弱,民营经济薄弱,创新发展动力不强,实现持续增长、高速增长潜力不足。服务业发展缺乏重大项目和具有引领性的新兴板块,对地区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有限。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高耗能产业占比、综合能耗、工业污染排放量仍然偏高,区域能源消耗、工业排放仍然保持全市高位,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空气质量排名长期在全省摆尾,污染治理的难度和投入超出预估。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区内东西向联通道路不足问题更加凸显,中部、东部地区道路密度小、循环功能差、配套设施少,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西部地区停车位等公共设施较为紧缺。四是民生短板仍然突出。教育资源东西部不均衡,公共卫生应急、危机管理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较为滞后。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养老服务存在结构性失衡。城市建设、社会保障与救助、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城市治理能力亟待提升。五是营商环境不优。解决企业反映难题效率不高,主动服务市场主体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少数干部自我要求不严、主动担当不够,执行与落实能力亟需加强。

表1-1 十三五《纲要》主要指标情况一览表

指标

2015年

实绩

2020年

目标

2016年

实绩

2017年

实绩

2018年

实绩

2019年

实绩

2020年

备注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46.15

>662*

645.07

714.61

799.68

863.14

761.47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7*

-0.17

5.16

7.4

7.5

3.3

2

工业增加值(亿元)

454.2

355*

(320)

430.65

460.89

510.62

549.92

411.89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5*

-5.2

0.73

4.0

4.9

-1.9

3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70.81

>258*

193.6

220.01

250.58

274.23

261.05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11*

12.6

13.49

13.6

12.6

8.9

4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6.4

45*

30

30.8

31.3

31.8

33.3

两区融合

累计增幅


[12.5]*

[3.6]

[4.4]

[4.9]

[5.4]

[6.9]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61.8

261*

([350])

124.95

149.45

150.69

185.69

174.18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10*

-22.8

-3.9

-2.3

3.5

1.5

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26.06

30.77

(20)

40.1

49.6

57.4

62.3

49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7*





13.5

7

招商引资总额(亿元)

383.5

640.5*

461.3

578.9

588.3

603

622.9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20*

20.3

22.9

15.3

12

10.2

8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51688

27662*

59774

71881

50925

61900

8917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10*

15.6

17.9

-0.5

4.6

-29.6

9

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

81822

99548*

46427.4

50120.9

60265.8

81653.9

41718.8

原青山区

年均增速(%)


4*

-43.2

-21.7

-9.6

-0.05

-12.6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26.22

203.3*

130.13

144.73

160.22

266.12

207.75

原青山区

年均增速(%)


10*

3.1

7.1

8.3

20.5

10.5




11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2.5

3.5*

2.4

2.7

原青山区

累计增幅


[0.5]*

[-0.1]

[0.2]

12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6

25*

18

23.11

59.63

70.66

75

两区融合

13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7

20*

42.45

44.8

原青山区

14

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448.6

600*

674.2

979.7

1245.1

两区融合

年均增速(%)


6.22*

50.3

47.8

40.5

1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50

70*

66

78

92

113

147                                                                                            

两区融合

累计增幅


[25]*

[16]

[28]

[42]

[61]

97




1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6782

55308*

39810

43202

46989

51359

50893

原青山区

年均增速(%)


8.5*

8.2

8.4

8.5

8.7

6.7

17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人)

[68870]

[52000]

[12677]

[25115]

[36815]

[48303]

[61000]

原青山区

18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万套)

[3.8]

[4.06]*

[0.59]

[1.24]

[1.94]

[2.3]

[2.77]

原青山区

19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9*

96

97

98

99

99

两区融合

20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5

100*

96

98

100

100

100

原青山区

21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年)

80.7

81.7*

83.15

78.77

79.80

80.74

80.67

原青山区

22

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张)

22.6

50*

19

24

27

31

50

原青山区




23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km2)

1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0.3

0.8

0.12

0.342

0.02

原青山区

2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降低[29]*

8.7

8.2

7.2

6.2

4

原青山区

25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4.01

5.29

5.35

4.08

0.85

两区融合

26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21.6

(同比)

原青山区

27

城市绿化覆盖率(%)

44.07

44.12*

44.07

34.79

33.48

--

35.34

原青山区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9.86

10.02*

9.86

9.86

9.72

9.72

10.59

28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51.1

60*

57.6

61.2

69.8

59.8

84.9

原青山区

细颗粒物浓度下降(PM2.5)

--

--

17.1

1.6

6.5

0

16.4

29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50

80*

60

60

60

60

100

原青山区

30

区管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

需氧量

292.7吨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市级下达目标为在十二五排放量基础上不新增

0.43

59.13

1.656

67.39

原青山区

氨氮

16.9吨

0.0004

4.72

0.0110

0.98

二氧

化硫

1189.2吨

88.825

--

28.643

67.14


氮氧化物

217.9吨

42.385

0.255

14.472

182.11

附注1:[ ]内为五年累计数。

附注2:2017年9月,青山区和化工区进入融合发展阶段,目标栏内带*号数值为原青山区目标值,()内数值为原化工区目标值,2015年实绩为两区融合的统计数据。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环境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加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爱武汉,提出“三个一定能够”的殷切期望,亲自主持研究一揽子支持政策。“十四五”时期,青山区面临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多重发展机遇叠加,迎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挥“区位+交通”新优势,区域战略叠加将助推青山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势必加速推进。湖北省和武汉市明确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战略链接和核心枢纽城市,加快实施长江新城建设。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东部重要辐射节点,青山联接长江新城和东湖高新,在长江发展轴承东启西,“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发达,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青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区域交通更通畅,有望借助新一轮产业链重构、区域经济重新布局,实现突破式发展。“十四五”时期,青山钢铁、石化优势产业将加速融入国内产业链价值链,工程和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平台、大项目加快引进,对内需经济的效率与公平的重视,将促进青山营商环境改善、消费环境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

——发挥“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国家实施“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为青山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重大机遇。“十四五”时期,将是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和应用期,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工业互联网等将带来系列重大产业变革,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国家继续大力实施“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青山是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钢材及深加工、石化、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氢能产业及集群在武汉市“3851”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将为青山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崛起和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石油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加快深度调整,倒逼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发挥后发赶超优势,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建设和国家实施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将加速青山崛起。“十四五”时期武汉将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和重大疫情战略物资储备中心,青山区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医疗设施、智慧城市、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新基建、人工智能以及补短板建设将加速推进,武汉地铁5号线、12号线等将建成通车,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这些都为青山区支柱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带来新机遇、新场景、新动能。国家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武汉市疫后重振规划(三年行动规划)》先后出台,为青山高质量发展带来政策红利。

——发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核心板块”生态优势,绿色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入实施将加速为青山赋绿赋能。“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长江大保护深入实施。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建设有利于青山高举绿色生态发展旗帜,加快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及绿色转型发展,带动全区环境整体改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进入新发展阶段,青山依托长江森林、长江湿地等生态资源和襟江怀湖的生态区位,将加速“美颜”,努力打造极具生态人文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山。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山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更加严峻,青山区支柱产业发展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二是疫后重振任务艰巨。疫情对武汉造成严重冲击,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经济重振面临总需求疲弱、就业压力增加、实际收入水平增速减缓、政府投融资平台收紧等困难。三是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十四五”时期是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建设的关键期,也是基本建成“生态化”武汉的紧要期,青山面临的外部生态约束将进一步趋紧。

第二章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新征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青山时的殷殷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继续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创建“两优六兴”①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和“新型产业的集聚区”;让“两山”理论成为青山行动,打造更优生态环境;让创新驱动成为政企合力,打造更好营商环境;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价值追求,打造更美宜居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青山新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让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青山落地开花,为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发全区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城区肌理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起来,把宜业宜创环境与人居人文环境融合起来,把区域生态生活资源整合起来,打造温馨的幸福家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重点是积极主动、贴心贴身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破性、跨越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更大力度创新,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畅通内外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坚持系统协同发展。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区一盘棋。坚持政企联动协同,着力在规划愿景、转型发展和项目推进上,与驻区企业打造转型发展共同体。推进与毗邻区域、区内之间产业互补、设施互通、生态共治、民生共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围绕“生态立区、创新活区、产业强区、民生兴区”的理念,推进 “12345”行动,打造新动能增强的青山、新业态集聚的青山、新品质彰显的青山、新生活乐享的青山、新担当作为的青山,加快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标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湖北“双循环”改革创新试验区、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区建设,建设与长江新城交相辉映的“南岸新城”,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青山新极”,全面建设新时代生态优美、产业发达、治理高效、民生幸福、国际化典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

专栏2-1 青山区“十四五”“12345”行动

“1”——以高质量发展为青山第一要务、第一号工程;

“2”——推进宝武转型创新示范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升级;

“3”——实现滨江红城、滨湖蓝城、北湖绿城“三城”再造;

“4”——激发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新动能;

“5”——打造“五区”,即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标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湖北“双循环”改革创新试验区、武汉数字经济示范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区。

专栏2-2 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青山新极”

——打造数字青山。依托武钢大数据产业园、青山高投数字经济产业谷,打造武汉数字化发展先行区。突破性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施数字新基建、数字新产业、数字新融合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全区数字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依托武钢集团、湖北高投数字、宝地资产、宝信软件、长江云通、阿里云、中国光彩、航天智能,推动数字产业聚集,推进数字发展赋能,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和新型业态,创建集营销、培训、IT、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逐步占领智慧城市、信息科技、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等数字经济行业高地。

——打造智慧青山。加强武汉青山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钢铁、装备、化工等制造业广泛应用,建设智慧车间、智慧工厂、智慧制造重要基地,成为推动青山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标杆。以滨湖蓝城为核心,推动严西湖产业研发园、清潭生态科技城等载体建设,建设集创新研发、高端居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城。

——打造科创青山。发挥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武勘院、冶建院、安环院、中南地质调查院、武科大等科研院所科技优势,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框架,建成引领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双创”服务载体。建设青山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推进空间平台。建成冶金大道特色化专业化科创服务产业带,成为武汉重要的科创基地。

——打造氢都青山。积极落实武汉氢能源产业战略,打造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与应用示范区。依托钢铁石化氢能源资源禀赋,建设“氢气岛”。建立氢能学院、氢能大数据管理中心,培育氢能与交通、信息通信、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延伸发展光纤预制棒、半导体材料等用氢产业,助推氢能源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开发氢能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把青山建设成为氢能产业的研发基地、制造基地、应用基地,成为中国新能源氢能产业高地。

——打造职教青山。引入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及产业创新中心,共同创建科、教、产、城四位一体的新职业教育模式,落实武汉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职教城。

——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标杆区:以打造新时代大武汉复兴新地标为核心,推进“红钢城”到“新宝武”、武石化到“新中韩石化”转型,开展武汉中心城区老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钢铁石化产业向一体化、精细化、高端化、链条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重化工业走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道路,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城市生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建成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区。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宜业宜居新青山。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扎实推进国家循环化改造和低碳园区试点与推广,建设绿色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加快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高举绿色生态发展旗帜,加快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及绿色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青山贡献。

——湖北“双循环”改革创新试验区: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实施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等衔接起来,充分发挥青山特有的地理区位、“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优势,联通武汉高铁、城际铁路、青山港口、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等枢纽,打造“双循环”长江开放走廊,联结长江新区与东湖高新,贯通光谷科创大走廊,率先探索形成“双循环”下改革开放新路径、新格局,打造“双循环”新格局下内陆改革开放青山新高地;依托全国重要的钢铁石化制造基地,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补齐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提升产业能级,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链重构新模式,为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探索青山路径。

——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依托数字经济基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突破性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通过实施数字新基建、数字新产业、数字新融合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全区数字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依托武钢大数据产业园、青山高投数字经济产业谷,引入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发掘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创建集营销、培训、IT、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逐步占领智慧城市、信息科技、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等数字经济行业高地,成为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城区运行安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有序,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彰显青山宜业宜居新品质。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整区推广青和居社区治理模式与经验,打造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青山模式,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全国全省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青山模式、青山经验。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二〇三五展望

——展望二〇三五年,青山区将实现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建成长江大保护示范区。经济发展质效倍增,建成全国转型示范基地。创新发展深入推进,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完成改造升级,石油化工与新材料形成产业集群,北湖产业生态新城基本建成,形成钢铁、新材料新装备、氢能及数字经济3个千亿级产业,实现青山制造向“青山智造”迭代升级。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建成生态美丽青山。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森林中的钢厂”和“湿地中的化工区”,美丽青山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民生组团形成品牌,建成宜居人文青山。教育、医疗、养老组团在全市率先建成并形成品牌,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人的全面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治理走在前列,建成法治平安青山。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基本形成,政企高效协同治理格局基本建成,“五大红色服务载体”全域得到深化拓展。老工业基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市前列。

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新动能增强的青山。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双循环”格局,促进钢铁、石化等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二三产业强能增质、滨江红城和北湖产业生态新城“三生”融合发展格局。

——新业态集聚的青山。区域产业定位和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氢能等新兴项目接续落户东部园区,扶持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型金融、健康养老、楼宇经济等跨越式发展。

——新品质彰显的青山。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地区绿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城区肌理更新加快步伐,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努力让居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活便利、文化福利和生态红利。

——新生活乐享的青山。稳步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继续完善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民生组团基本建成,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健全管用、实用的“民呼我应”便民系统,提升公共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担当作为的青山。切实强化发展意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善于作为、从严治党,努力以过硬作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担当作为、快干实干加快青山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到“十四五”期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进入千亿GDP城区,GDP力争达到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目标包括四个类别: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绿色生态,共18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1项,约束性指标7项。

经济发展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7%,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过千亿;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为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00%。

创新驱动目标。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大于1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0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完成市下达目标,争取达到10%。

民生福祉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6%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99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74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5年;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2个;基本养老参保率达到100%。

绿色生态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均完成市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化工区范围)高于9.24%。

表2-1 青山区(化工区)“十四五”规划指标目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基期

目标值

属性

2019

(实绩)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累计]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863.14

761.5

1100

>7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25.24

--

36

7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100

100

--

约束性

创新驱动

4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

>10

预期性

5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15.53

20

[4.47]

预期性

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

完成市下达目标

预期性

民生福祉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8.7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预期性

8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6

--

预期性

9

人均期望寿命

81

80.67

82.99

[2.32]

预期性

10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

(助理)医师数

--

--

4.74

--

预期性

1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2

>12.5

[0.5]

约束性

12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

--

--

2

--

预期性

13

基本养老参保率

%

99

99

100

[1]

预期性

绿色生态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

4.08

1.32

--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1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

%

--

21.6

--

完成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59.8

84.9

完成市

下达目标

完成市

下达目标

约束性

17

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

%

--

100

完成市下达目标

完成市

下达目标

约束性

18

森林覆盖率(化工区)

%

--

9.24

>9.24

--

约束性

注:[ ] 为五年累计值。

第三章 统筹“一轴两区三城”布局,促进全域

一体化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稳步实施城区肌理更新,完善产业和生态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

第一节 重塑城市发展布局

实施“一轴两区三城”战略。坚持“生态引领,产业主导,区域融合,内部整合”的布局理念,继续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强化“和平大道—化工大道发展轴”的融合发展功能,推动“宝武转型示范区”和“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核心产业聚集功能发挥,完善“滨江红城、滨湖蓝城、北湖绿城”城市及生态功能,形成全域统筹、产城融合、内涵提升的发展格局。

专栏3-1青山区“一轴两区三城”空间结构

1.“一轴”统筹融合

按照“发展轴、民生轴、生态轴、景观轴”发展要求,推动“和平大道—化工大道”综合发展轴建设,强化轴线融合功能,统筹衔接城市重要功能节点、生态节点和重点项目节点,打造成为生产、生态和生活融合发展的综合主轴。

2.“两区”创新引领

包括宝武转型示范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和产能“双升级”。加快武钢现代产业园建设,支持宝武青山基地落实“一基地四组团”空间规划,以钢铁生产为中心、钢铁周边产业为延伸,做精做强钢铁领域,同时导入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新城市发展等新兴产业,打造产城高度融合的“花园工厂”和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加快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谋划推动中韩石化炼油厂搬迁入园一体化集聚发展,实现“炼油型”向化工型、材料型深度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高端。

3.“三城”转型再造

滨江红城。发挥和平大道发展轴和滨江商务区核心片区的引领作用,发展工业工程设计、高端商务服务、特色旅游、绿色城市建设及服务,打造商务、数字文创等总部经济、头部经济聚集发展的长江南岸新城。加快炼油片区转型发展,构建以数字化为融合剂,以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智慧商贸、现代物流、“云生活”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融合式产业体系。推动青山船厂转型发展,重点发展修船、钢构、物流租赁产业。延续大院式街坊、绿色慢行街道、密路网小区街的空间肌理,开展城市修补,植入多元城市服务功能,从城市生态体系、景观环境方面提升空间品质,建设韧性城市。

滨湖蓝城。依托严西湖北岸的生态优势,实施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动能,建设清潭湖生态科技园、严西湖产业研发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加强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导入,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功能丰富的滨水岸线,打造集创新研发、高端居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城。

北湖绿城。利用生态防护林带、北湖生态资源和长江岸线生态条件,推进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生态涵养功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化路径,建设水乡生态绿洲、生态科创基地以及智慧宜居新城,将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为全国生态治理样板。依托武汉工业港项目积极打造国家长江沿线多式联运及港产城融合示范区。

稳步实施城区肌理更新改造。推进“三旧”改造向城市更新改造转变,科学编制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和项目库,制定土地收储、开发计划,分类明确“留、改、拆”的区域范围,全面盘活存量空间,实现“量质并重”发展。东部地区,全面完成武东村、群力村等6村的征收和还建任务,完成新集村、工业港村、建洲村等征收工作,启动新一轮化工园区内村湾征收,彻底解决清潭村等地区用水等问题,精心打造在全市具有示范作用的新集还建房、白羊山还建房等民生组团。抢抓地铁19号线建设机遇,抓紧实施武东片区综合征收改造,快速推进严西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建设,彰显“东堤”“西埂”的生态特色,形成在生态控制区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系统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的示范。西部地区,重点完成红钢城街、冶金街、红卫路街部分片区改造提升。

专栏3-2 青山区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和工程

1.青山红房子亮点片区建设

按照“精致街区一平方公里、精致街道一公里”的要求,加快青山红房子亮点片区建设,塑造当代工业文化展示及工业设计平台,依托红房子历史街区,注入文化创意设计、旅游服务等公共功能,采取转型式、缝合式的更新手段,引导城市功能转型和重要特色空间规划建设,集中展现了青山钢城文化与城市蝶变转型,追溯城市的工业文化记忆。

2.北湖产业生态新城形成骨架

按照“创新、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试验区、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区。突出产业核心,凸显北湖地区在大东湖水系中的关键节点地位,强化北连长江新城、南接东湖高新的重要支点作用,深度谋划产业基础协同、产业链条转移、服务功能配套、应用市场拓展等多元要素整合融合,高视野规划建设智慧新城和北湖产业园,构建跨江联动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注重生态基础,建立健全政企联动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合力推进长江湿地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开展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构建“江湖相连、林水相映”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凸显老工业基地生态化转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3.滨江商务红城基本建成

建成商业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高端居住、民生服务聚集融合的长江南岸新城,塑造老工业城区腾笼换鸟、宜业宜居的示范区和增长极。统筹推进征收拆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楼宇经济、生态提升、民生组团、人文培育等,一体化推动高端生产、生活要素加速聚集,为滨江红城夯实产业承载根基、彰显城区文化魅力。“十四五”期间,打造2-3栋亿元税收楼宇,引进5家以上500强企业入驻,打造武汉东部的临江天际线和产业新地标。

4.青山两河文化和古镇文化重要功能片区

启动展现片区的规划研究、土地征收和供应工作,创新生态底线区内重点功能的植入方式,探索“点状更新”的改造模式。

5.二十一号公路以西区域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炼化一体”的发展思路,将二十一号公路以西区域的石化生活区和工业生产区纳入改造计划,推动武石化搬迁。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重点以石化厂区、都市工业园、武东和同兴村为支点,完成征收项目和改造整治项目任务。

6.轨道线沿线站点建设

对接轨道5号线、12号线和19号线站点建设,系统盘整站点周边可利用土地,开展站城一体规划研究和土地供应工作,保障有条件支撑站城一体开发的区域实现同步规划、同步供地、同步实施。

7.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对已经确定的144个改造小区逐一调查摸底、逐一征求居民意见,科学确定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小区改造方案和个性化项目,切实提升老旧小区宜居环境。科学严密制定方案、系统集成组织实施、严格文明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扰民、提高实效、取信于民。按照“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资金清单”模式,健全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工作机制,落实政企联动、全民参与、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老旧小区长效常态管理,努力实现改造得好、居住得好、服务更好的目标。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集中供暖(制冷)工程,切实让青山区率先成为冬暖夏凉的宜居之城。精心打造美食一条街,努力使恩施街成为“网红打卡地”。

加强国土空间保护管控。强化生态空间管控,遵守《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要求,加强生态底线区域保护,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与管理措施,加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问责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空间,控制城市开发边界线,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增加绿化节点和公共开敞空间,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用地预审前端管理,实施新供工业项目“增容2.0”,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大力盘活使用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资源。加快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土地存量盘活“两化(消化和优化)工程”,完善土地盘活改造政策。完善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推行根据产业周期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鼓励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取得工业用地。探索产业用地供给新模式,推行建设用地带设计方案出让,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强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防止水土流失,加大土壤生态修复力度,提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节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建设工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依托长江主轴,以宝武转型示范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为重点,以专业化、现代化的特色园区为关键支撑,围绕钢铁、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区。推进园区智能化改造,按照“六个一体化”1标准,以钢铁、石化产业智能化改造为方向,推进花园工厂、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智慧工厂建设,打造“智造”强区。

专栏3-3青山区重点工业布局

1.钢铁产业布局

以武钢有限中高端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为载体,集约利用厂区及周边7平方公里土地,有序推进钢铁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精品钢材及制品,提升高品质先进钢铁材料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中高端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2.石化产业布局

在110万吨乙烯工程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韩(武汉)石化炼油片区搬迁进入化工园区,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跟踪服务中石化和韩国SK集团,进一步扩大在园区投资,拓展高端精细化工产业。以石化下游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延伸石化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环氧乙(丙)烷、碳五、碳九、芳烃及润滑油、电子特气、橡胶等产业。

3.高端装备制造布局

以高端装备智造园、智能科创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等为重点进行布局。高端装备智造园重点依托军工产业发展海军特种装备、船海工程装备等产业;智能科创产业园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研制及服务、工业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数字车间(工厂设计制造)、文化创意等2.5产业;环保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环境智能监测和防控、环保智能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档数控产品、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物流成套装备、智能电子制造成套设备等产业。

4.新材料产业布局

以新材料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两大园区为重点布局。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环保材料、冶金新材料等高端新材料,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武钢有限、中韩(武汉)石化、青山热电厂等重点企业副产资源,推进材料、能源的梯级循环利用,创建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园区。

5.“氢都”新能源产业布局

以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核心区为重点进行布局,整合宝武清能和武钢气体,推进氢能产业园及创新中心、武汉华中气体岛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氢能源全产业链,打造武汉“氢都”。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加快推进滨江红城、北湖绿城和滨湖蓝城的“三城转型再造”,重点推动武钢大数据中心、清潭湖生态科技园、中小企业众创空间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高端服务要素向重点地区、园区和街区集聚,打造青山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专栏3-4 青山区现代服务业布局

1.生产性服务业布局

武钢大数据中心。以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载体,突破性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蓝城科技城。推动严西湖产业研发园、清潭湖生态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建设集创新研发、高端居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城。

中小企业众创空间。以科创小微企业园为支撑,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和研发机构等“双创”载体建设。

工程与工业设计。以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武勘院、中南地勘为核心,鼓励各类企业沿冶金大道设立工业服务机构,发展与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有关的工业服务,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工程工业设计产业带。

现代物流业。以武汉化工物流园(智慧物流枢纽)和武汉工业港为重点,建设集商品贸易、物流交易、产品加工、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和生产资料集散中心,推动多式联运,构建港产城一体化的国家级现代物流枢纽。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及支管廊建设,畅通物料传输路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配套,推进园区公用工程一体化。

节能环保服务。联合中钢安环院、武汉科技大学、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华德环保等机构和企业,发起成立辐射中部地区的环保产业创新中心。

金融保险业。结合沿港路区域城市改造,建设红钢城金融服务街,加大金融保险招商力度,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建立服务中心,积极发展服务科技、文化、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各类新型、专业金融机构,打造金融保险服务聚集区。

2.生活性服务业布局

商务商贸服务。以青山滨江商务区、创青谷产业园等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端商务服务;着力构建临江大道商务带、和平大道商贸带、红卫路商圈、红钢城商圈、白玉山商圈以及众多社区商业形成的“两带三圈多点”空间布局,完善地铁经济、商业网点布局。

职业教育。以北湖产业生态新城为载体,大力发展创新研发和职业教育,形成“科、教、产、城”四位一体的新职业教育模式。

都市旅游。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滨江江滩、严西湖岸线、和平大道、冶金大道等为重点轴线,串联青山江滩、张公山寨、青山古镇、武钢博物馆、百里长江生态画廊、长江森林、生态花田、北湖湿地、江南中心绿道武九铁路北环线青山段等重点旅游节点,实现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景观游、都市休闲游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推动红房子亮点片区建设,展示当代工业文化,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

健康养老。以北湖绿城新集片区级康养中心项目和严西湖北岸文旅康养项目为重点,结合“大湖+”布局中高端养老机构,带动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加强区域产业协同。主动融入全市“光谷”“车谷”“网谷”“星谷”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善于协同东湖高新区的政策、金融、科技等创新资源,在清潭湖、竹子湖片区落地一批在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等产业中找点延链的项目,助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善于协同长江新城打造“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大城”,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形成新老吐故纳新、一洲两翼齐飞、高铁穿引带动的发展格局。善于协同洪山高铁之心、科教之城、生态之洲等资源,高标准整治和打造连接天兴洲和武汉火车站的“两河”区域、高铁沿线、大企业周边等,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文化创意、城市综合体等产业。善于协同武昌总部经济、设计之区等资源,以大滨江地区为载体,引进中小企业总部、工业设计产业等项目,促进青山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融合发展。以青山长江大桥、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为契机,启动与周边区域路网畅通工程,率先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实现互联互通、一体发展。推动武汉工业港、化工区智慧物流产业园、宝湾国际物流园与鄂州花湖机场及高铁武汉站的协同联动,打造铁水公空一体化的综合运输网络,实现物流无缝对接。

第三节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打造“三横四纵”生态廊道。“三横”为滨江生态廊道(含百里长江生态画廊、江南中心绿道武九铁路北环线综合管廊)、武鄂高速生态廊道及友谊大道—冶金大道生态廊道,“四纵”为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四环线生态隔离带、焦沙路生态廊道、绕城高速生态廊道。

加强“四片”生态修复与保护。西部生态居住片区,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蓝绿网络,形成绿地渗透、水系贯穿的生态景观风貌。武钢生态修复片区,以武钢有限及周边厂区的棕地修复为核心,采用生态修复或物理化学修复的方式对片区内的土壤进行治理,稳固重金属污染物,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工业文化遗迹和遗址公园建设。

滨湖湿地修复片区,结合严西湖湿地资源,加强青山区内岸线资源保护,严格控制蓝线、绿线及生态红线,积极推行退耕还湖、退塘还湖,积极打造严西湖环湖湿地生态景观。绿色发展示范片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采取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建设绿色厂区。推行分流制排水体系的建设,落实工业污水的100%收集处理,降低化工产业的环境污染风险。加快北湖周边工业腾退土地的生态修复。推动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违法用地清退,保障生态空间底线。推动耕地实施清洁生产,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完善多节点多廊道的生态网络。建设两河区域、和平公园、北湖、清潭湖、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段—长江湿地等生态节点,打造海绵城市公园典范,加强公园内的径流污染控制,有效改善水源水质,提升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增强公园绿地的调蓄功能。在沿主要道路、水系建设二级生态廊道,重点提高生物滞留带、植草边沟的利用,加快绿道系统建设,控制水系径流总量和污染。

第四章 推进四轮驱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聚力增强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打造对内开放“长江大湾区”,形成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新引擎。

第一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坚持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创新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中冶武钢设计研究院、中冶武勘、中钢安环院、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积极建设环保产业创新中心、船舶海工核心基础部件创新研发平台、小微科创园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市场化产业创新协同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和公共服务。依托冶金、勘探等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加快科创园区建设,继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创园区”全链条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利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绿平台”,建立“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支持。

专栏4-1 “十四五”重点建设创新平台与科创园区

1.环保产业联合创新平台。推动中钢安环院、武汉科技大学、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华德环保等机构和企业成立辐射中部地区的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打造连接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连接工程化生产与商业化应用的公共平台。力争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等环保工程的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方面成为国内产业龙头。

2.船舶海工核心基础部件创新研发平台。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船用机械等优质科研资源,面向船舶、海工装备等高端应用领域,加强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核心基础部件创新研发平台。

3.小微园科创平台。积极建设虹蔚青年、乐创互联、摩天之星、创青谷、华开数科、安环院领创、化工工研院等创新型小微园,引导平台提档升级,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

4.科创园区。以环保科技产业园、清潭湖生态科技园等园区以及区内优质存量空间资源为重点,积极引进知名科创园区开发运营商,建设园中园,建设科创IP产业园,促进优质小微企业落地,打造科技创新聚集区。

5.创新街区和小镇。高水平建设滨湖蓝城,鼓励设立科创基金,探索科创中小微企业融资补贴政策,推进创新街区、创新小镇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严西湖、清潭湖片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中心。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鼓励国有企业开展研发,支持国企创新资源和社会创新资源有效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武钢、中韩(武汉)石化、中国船舶武汉船用机械等大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建立完善“科技小微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的梯次成长机制,加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完善科技企业招商政策,全面落实高新企业专项奖励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企业研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遴选有潜力、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加快培育“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催生一批科技“小巨人”“瞪羚”“独角兽”。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加强创新激励和成果转化。围绕钢铁、石化、新材料等具备基础实力的产业领域,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本地配套能力,鼓励开展制氢及氢储运等关键技术研发。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收集难题+企业定制+开发研制+推广转化”的链条式项目运行服务。支持辖区高校与省部共建实验室,支持辖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四权”2改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支持辖区企业转化重大科技成果,支持激励中科院系统和全国“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在青山转化。加快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健全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激发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优化落实创新创业政策,率先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强化信息、人才、融资、法律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全域自主创新,争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老城区更新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创新创业样板。鼓励“二次创业”和企业内部创业。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在税费减免、专项补贴、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支持。集中建设提供一批低成本“双创”场所设施,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

新模式。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区3。

第二节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推进重大改革事项,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城区。

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对标武汉探索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定期调度、集中攻坚,实施清单管理,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效检验”的工作闭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优流程、破壁垒、强服务、立诚信、严监督上加强建设,构建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发布区级权责清单。持续推动“四办”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快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协同管理和综合服务,加强电子证照归集应用,支持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健全“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式服务机制,建立跨部门问题常态化协调解决机制。落实联系服务中小企业制度,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探索深入推进政府服务券。健全营商环境评价与考核机制,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健全企业征信系统。创新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度推进青山区与原化工区一体化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八吉府街托管关系调整。持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强化服务中小企业力度。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新建青山“市民之家”,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实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调整街道行政区划,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权赋权,推动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下沉,强化统筹协调,提高承接能力。深入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运行机制和街道、部门双向派单机制,理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职责分工,充实政务中心人员编制,减轻社区压力。建立健全激励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容新容缺容错”模式,激励领导干部干事创业。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政企银沟通机制,推动搭建职能部门、金融服务机构和企业无缝对接的大数据平台。持续推动各类企业改革改制,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央地产业合作新机制,完善青山区与宝武青山基地、中韩(武汉)石化等驻地央企间定期联络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区内企业间改革重组和项目合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加强政策引导和奖励扶持,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健康公平发展环境。实施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工程和精准培育工程,做实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大力促进“小进规”、“个转企”,对符合标准的重点企业开展专项帮扶。创建青山央企合作联盟,建立国企、民企定期联席会制度,共享创新资源。弘扬企业家精神,落实“三个区分开来”4的要求,持续营造理解、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的氛围。扎实推进产权保护,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增强财产财富安全感。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标准地”5供地改革,优先支持重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探索建立新型工业用地(M0)6的支持制度。健全项目产出监管机制,对项目进行履约考核。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健全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完善科研人才双向流动制度,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

专栏4-2 “十四五”重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事项

1.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依托现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增强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机制,聚焦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更好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2.新建青山市民之家。打造智慧青山、综合政务、公共资源交易、教育培训等平台,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3.持续推动“四办”改革。提高“一网通办”“全城通办”服务功能,推广“一事联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实现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窗发放、一天办结和零费用。

4.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所有涉及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明确改革事项监管责任,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5.实施“问题清单责任制”。针对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问题清单。

6.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在项目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治理行动。

7.持续推动各类企业改革改制。主动服务武钢、一冶、武石化、青山船厂等辖区大企业大单位改革改制,推动区属企业市场化转型改革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区级融资投资、建设发展平台,深度研究商业系统、工业系统、街道系统、城建系统等二级单位和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历史遗留问题。

8.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制定青山区民营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民企上市扶持力度,建立“准上市”企业库,鼓励信息业、科研行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民营企业上市。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联席会商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创新政企合作方式,引入PPP、EPC等多种模式。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第三节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把握“双循环”新格局和内陆开放新机遇,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周边区域合作与高端对接,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促进高水平“内循环”“引进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招商引资由规模速度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契合发展需求精准上门招商,加强外资在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及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招商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化招商补链,探索“基地+基金”的产业协同招商模式,组建百名招商招才大使团。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带动优质项目落户。以滨江商务区、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等为载体,加大区域总部、平台项目、新兴产业的引进,积极引进建筑业、大数据、金融业等企业总部。大力引进外资,扩大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旅休闲、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开放。

加快高质量“外循环”“走出去”。发挥武钢等龙头企业作用,鼓励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与“汉新欧”沿线国家对接,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支持武钢、一冶、中冶武勘等企业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建设境外产业园和服务平台。大力推动工业设计等服务贸易发展,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

深化区域合作打造双循环承载区。加强与东湖高新区、长江新城、武汉开发区、武汉临空港开发区、鄂州等协同发展,加强规划、交通、产业对接和常态化联动,探索联合招商、园区共建等。对接东湖实验室、光谷科创大走廊,积极承接东湖高新区光电技术辐射和产业转化。加快融入长江新城,在绿色发展示范、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方面联动起步区发展;充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融入武汉新港总体规划,与阳逻港区错位发展;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紧密合作,配套发展军民共用新材料、新装备。借助洪山高铁、科教等资源,高标准建设“两河”区域以及高铁沿线地区。对接鄂州花湖机场,加强航空物流合作。对接“光芯屏端网”龙头企业,引进高质量供应链配套材料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友好城区建设与合作交流。加强与湖北自贸区、中国(武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融入中部陆海大通道建设,鼓励钢铁、石化等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建设武汉“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重要承载区。

第四节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

立足产业发展,坚持“靶向人才”,建设产业创新人才高地,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人才支撑。

建设产业创新人才高地。聚焦“两优六兴”产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五大人才工程,面向海内外靶向引进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扎实开展“黄鹤英才”、“青山英才”等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对接《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落实《青山区服务驻区重点企业人才发展政策清单》《大学生落户青山“黄金四条”》等招才引智优惠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探索研究海外引才政策措施,注重发挥驻区大企业高技能人才集聚的优势,建立政企合作引进海外人才机制。大力实施“青山工匠”培育计划,推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人才聘用、人才共享、柔性管理、薪酬制度等改革创新。建立青山突出贡献奖制度,对突出贡献人才(团队)给予最高荣誉和奖励。对拥有重大关键技术和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行支持政策“一事一议”。探索和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深入完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居住、子女入学、医疗、金融、交通等方面服务。围绕科创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推动配套布局创新创业人才居住区。

专栏4-3 五大人才工程

1.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通过专项资金申报、领军人才奖励制度等有重点地引进和支持一批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

2.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实施“千企万人”计划,支持企业建平台、引人才。加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选派优秀博士后进行国际化培养。

3.“院士经济”人才工程。瞄准高端人才,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团队,建设“星期日”院士专家工作室,支持中冶武勘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4.“青山工匠”培育计划提升工程。加快引入全球和国内知名职业教育企业,加快实用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建设,支持工匠带领开展联合攻关、技能创新等活动,加强工匠继续教育培训,鼓励企业推行工匠人员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鼓励通过返聘、再就业等积极利用国企退休高级技术人才。

5.青山智库工程。加强与国家、省市新型智库、人才智库等机构的合作,建设青山高质量发展智库。

第五章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智造”强区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业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全方位推动两区产业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化、高级化、绿色化发展。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新材料,夯实武汉市“3851”产业体系基础。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350亿元,青山区成为武汉“智造”强区。

第一节 强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贯彻落实《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和“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以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引领创新发展为抓手,推动两区产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努力打造“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标杆区” “生态文明引领转型示范区”和“武汉‘智造’强区”三大战略品牌。通过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和多元带动,加快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黑色”重化工业走上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一、服务钢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依托传统工业传承积淀,以宝武转型示范区建设为核心,按照“三不减、三提升”原则,有序推进钢铁产业在迭代中向高端化转型、在结构调整中向精品化转型、在融合发展中向智能化转型、在改造提升中向绿色化转型。到2025年,实现汽车用钢、工程用钢、高端延压钢、精品薄材四个百万吨产能,保持钢铁生产能力产能1600万吨,钢铁产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

加快技术与产品结构升级。抓住宝武集团战略重组契机,发挥资源市场整合效应与技术协同创新优势,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化制造,打造国内钢铁行业领先的产品。支持武钢有限研发生产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硅钢品种。继续扩大汽车板、高性能结构用钢产品市场份额,做精做优能源用钢、精品长材、轨道交通用钢关键优势产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开发国内国际急需的高端船用、桥用、海洋工程用、军工用、车用钢等潜力产品,打造钢铁高端产品技术创新策源地。鼓励冷轧汽车板剪切及EPS表面处理生产线等钢材二次延伸加工项目,适度发展市政及基础设施用钢结构、钢绞线、新型特种焊接材料等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退出占地多、能耗高、污染重的钢铁生产环节,压减社会库存过高、优势消退、经营亏损的钢铁品种。

打造钢铁二次资源研发生产基地。依托环保钢渣国家级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开发矿渣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工艺,研发具有节能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功能的新型材料。利用脱硫渣、钢渣、氧化铁皮等二次资源,重点发展矿渣微粉、环保钢渣、碳素制品等绿色建材产品。推进武汉文海星废金属回收加工配送基地建设,依托冶金渣、废钢(铁)、有色金属和塑料等,研发3D打印用新材料。

升级发展冶金新材料。依托宝武青山基地,以铁基材料、碳基材料、轻金属材料制造及延伸加工为重点,巩固现有材料制造和制品加工能力,探索和培育前沿冶金新材料领域。积极拓展传统铁基材料的新功能、新应用、新市场,拓展新型复合建材产业。围绕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电池、军工等领域,培育合成材料、电极材料和碳纤维材料等碳基材料供应商。顺应大交通轻量化发展趋势,培育轻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及配套服务业。面向行业用户需求,打造集研发、制造、加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材料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

  • 专栏5-1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1.三座高炉大修项目。

    2.三炼钢、四炼钢、三烧结、酸洗机组4大改造项目。

    3.新建薄规格热处理线和年产120万吨棒材产线。

  • 二、支持石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着力支持中韩(武汉)石化等重点企业转型升级。依托石化及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提高炼油整体水平,多元化增强基础原料供给能力,大力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形成特色亮点。支持中韩(武汉)石化280万吨/年催化裂化、110万吨/年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以及轻烃供应配套项目。新建多条深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基础原料—新材料一体化格局,全面建成以炼化一体化基地为支撑、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主导的生态型石化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超过750亿元。

    支持中韩(武汉)石化扩能升级。继续支持中韩(武汉)石化加快炼油结构调整和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乙烯、丙烯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品升级,提升附加值和新材料比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炼油片区入园区”,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推动中韩(武汉)石化“炼油化工型”向“化工型、材料型”转变。鼓励中石化和SK集团进一步扩大在园区投资,拓展高端精细化工产业。深化与中石化战略合作,进一步延长公司主要产品产业链。

    延伸石化下游产业链。支持现有的乙烯下游四条产业链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向新经济、高技术、高附加值“一新两高”延伸,提质增效。实施一批低碳烯烃基础原料项目,支持基础有机原料就近供应最大化,重点引进建设65万吨/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华中最大的乙烯和丙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环氧乙(丙)烷、碳五、碳九、芳烃及润滑油、电子特气、橡胶等产业链。

    专栏5-2 石化产业“一核六链多芯”转型升级项目

    1.中韩石化280万吨催化裂化、乙烯脱瓶颈改造及配套工程。

    2.65万吨/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

    3.橡胶产业链项目。

    4.乙烯、丙烯、环氧乙(丙)烷、碳五碳九、芳烃及润滑油、电子特气6条产业链项目。

    5.年产1万吨苄胺、1万吨环己基甲酸和3万吨MXDA、1.3-BAC加氢项目。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一、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

    做强高端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装备等优势产业。聚焦关键环节、高新领域,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青山智造”品牌,跻身高端制造核心分工环节。以北湖产业生态新城为核心,加快建成武汉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基地,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型装备制造高地。到2025年,构建起装备制造产业迭代的行业梯次,形成核心基础零部件、智能装备等行业竞争优势,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达150亿元。

    做强高端装备关键功能部件。促进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钢铁制品拓展,打造高端紧固件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巩固和发挥武汉船机等企业核心优势,推进行业科研要素、平台机构和优势企业集中集聚,升级和配套发展大型装备关键功能部件产业,打造装备关键部件研发试验和产业化基地。瞄准先进海工装备,推进相关系统产品提质增效,增强海工辅助平台总体解决方案能力。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升级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燃气轮机、节能环保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围绕先进船舶需求,推广模锻、半模锻绿色制造技术,大力发展船舶相关零部件锻件。开拓新领域,发展燃气轮机配套件、冶金轧辊锻件、海油开采设备锻件等非船锻件及桥梁支座,提升汽车锻件用模架、航天用模具、风洞装置集成制造能力。聚焦核心基础部件领域,引进培育专业化科技型企业,推动智能测控装置研发和产业化,开发精密传动装置、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等主要功能部件。到2025年,大型装备关键功能部件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依托区域装备制造基础,对接国内外污水处理设备知名企业,促进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企业,推进环境监测设备向智能化转变,配套做好环境监测服务。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和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环境监测智能设备产业发展,打造环境监测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到2025年,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0亿元。

    二、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充分发挥大型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的综合优势,做强做优基础材料,做精做特新型材料,发展以石化产业为基础支撑、多条深加工产业链为主体的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引领性和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打造4个产值超20亿元的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新能源材料。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依托中金泰合等企业,以新能源电池为重点,加快研究开发石墨烯改性材料、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超级电容材料等新技术,推动在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领域形成示范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项目。争取年产4万吨热法聚磷酸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生物医药材料。发挥毗邻东湖高新区优势,差异化发展高端的生物药、化学药、保健品,打造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布局生物芯片、干细胞新药、低污染化学合成药及制剂、诊断材料及试剂、外用基础材料、组织器官构建修复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加速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集群。

    专栏5-3 新材料产业项目

    1.武汉膜基地项目。

    2.电子信息材料项目。

    3.汽车轻量化材料项目。

    4.高端纤维制品项目。

    5.年产17万吨润滑油工厂项目。

    6.年产4万吨热法聚磷酸新材料技术改造项目。

    7.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

    环保材料。对接汽车、建筑、军工、民用等领域需求,依托奥克化学、鲁华泓锦等企业,引进国内先进企业,发展水性涂料、高效减水剂,高效粘合剂、低VOC涂料及交联剂、高效密封剂、保温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建设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基地,做大环保产业集群。

    专用化学品。以半导体产业园为重点,聚焦推进特种气体、面板用电极、光刻胶原料及有机发光材料等领域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半导体材料领域关键性电子化学品企业,支持烽火锐拓年产600吨光纤预制棒升级改造,实现集群集约发展。推动汽车及新能源车用材料和化学品发展,重点发展润滑油、车用水性涂料、电池用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依托现有企业建设多聚磷酸项目,推进年产7500吨新材料及新能源系列产品项目,开发高档胶粘剂、环保型特种油墨等其他高端专用化学品生产线,巩固提升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

    三、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加快发展以氢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依托力诺光伏组件、空气源热泵等项目,以高效电池、高效组件、节能设备为核心,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引领区域能源变革。按照“一都两基地”总体规划,发挥区域产业配套能力以及气体生产企业关联资源等优势,全面导入制氢、储氢、用氢全产业链,拓展氢能多场景应用,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建设,打造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的氢能产业园项目,努力建成华中“氢都”和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区内氢气资源和基础产业优势,统筹做好氢气制取提纯、储运装备制造、燃料电堆及材料、加氢站布局和市场应用示范规划,推进武汉“氢都”全产业链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一园一中心四站五示范”项目7,加快推进武汉华中气体岛项目,形成“立足新能源产业,服务绿色社会”的“1+N+X”发展格局8。大力引进高压氢瓶等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助推氢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加大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力度,开展核心材料、核心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制,推动电池系统、储能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终端应用系统等集成技术研发。建立氢能学院、氢能大数据管理中心,培育氢能与交通、信息通信、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引进开发氢能储运技术,配套完善加氢站建设,形成制储运示范化应用,探索“氢能——新材料耦合应用”途径。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项目。力争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节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积极布局机器人、增材制造、数据存储等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接续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质效、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未来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

    加快发展机器人装备。以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为方向,围绕现代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拟人化技术等关键领域,以都市产业园转型升级为契机,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一批技术引领型的机器人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建设申安医药高端智能装备园。聚焦冶金化工行业,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发展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集成、制造、机器人培训应用等产学研用的链条体系。推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研究开发,重点发展移动机械臂等工业机器人、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以及防控排爆等特种机器人。建立机器人第三方检测体系。

    培育增材制造产业。面向个性化工业产品和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聚焦材料、装备、工艺、软件等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增材制造研发及制造企业,推进3D打印技术及产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建立3D打印集成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增材制造云平台,加快创立相关设计软件公司,推动设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发展数据存储。以武钢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重点聚焦数据存储、信息安全及产业化领域,瞄准中部地区数据存储产业需求,新建和完善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互联网双创平台、重点实验室,加快存储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促进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存储产业体系。

    第四节 打造智能化绿色化园区

    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赋能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项目推进、工程示范、行业推广为主要手段,推进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智慧工厂建设,引导探索大批量定制化生产。以钢铁石化产业智能化改造为方向,引进和扶持一批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企业,重点发展高档数控产品、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物流成套装备、智能电子制造成套设备。在钢铁、石化、装备、交通物流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和示范应用,加快人工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装备应用。引导装备整机企业、核心基础零部件企业、原材料企业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从原材料、零配件到整机企业间信息共享及业务流程一体化集成。高起点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和科创小微产业园区。

    建设绿色化园区。依托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建设,推行环境分区管控,提升产业安全环保准入门槛,强化安全环保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企业开展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并履行社会责任,构建节约、绿色生产体系。大力支持武钢有限产城融合转型发展,持续推进“森林中的钢厂”建设。以申报创建“绿色化工园区”为契机,完善乙烯下游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化工园区节能减排、绿色生态项目建设、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打造“湿地中的化工区”。实施环科园片区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绿色建材科技新材料基地,加快推进云峰环保危废综合处置扩建工程,积极探索重化产业绿色转型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发挥武汉青山(国家)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品牌效应,提高产业园区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和清洁安全生态型产业水平,建设绿色化工园区。

    第六章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

    顺应需求侧改革趋势,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和产业融合,加速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催生新的服务方式、服务业态和服务内容,实现生产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有效整合,为青山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成为青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规上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5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

    第一节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迎接数字时代,坚持数字牵引,积极支持和引导服务业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商业模式创新、组织体系重构,打造华中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完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提速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建成“智联万物、融创未来”的数字强区。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青山区数字经济优势,布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新业态,引进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按照“一园三区”整体布局推进武钢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加快IDC数据中心区、企业总部商务区、人才配套生活区建设,打造集产、城、人、文、景为一体的国家“工业云”智造示范园区和武汉大数据生态创新基地。充分利用滨江商务区的临江地块,打造“数字产业大道”,依托长江云通集团总部项目,引导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落户青山,围绕武汉云计算基础设施、政务云服务、企业云服务以及行业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智慧出行、软件服务、高技术服务等行业发展壮大。

    专栏6-1 数字经济项目

    1.武钢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以武钢大数据产业园IDC中心区项目为基础,集聚“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交换”三个大数据产业板块,促进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打造武汉大数据生态创新基地、中部智慧企业集聚高地、全国工业云智造示范园区。

    2.长江云通集团总部和产业集群项目。项目业务范围涵盖日常民生支付的市民卡,建立华中地区民生服务数据中心,打造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平台、结算平台与资金平台,建设数字城市新模式。

    3.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总部群项目。利用青山区临江大道沿线商住地块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建设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总部群,将临江大道打造为数字大道,将滨江红城打造为数字之城。

    4.数字产业基地项目。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青山区建设数字产业基地,包括IDC中心、数据研发中心、数据生态企业基地及部分员工倒班宿舍及生活配套。

    5.青山数谷项目。依托湖北省高投的基金资源和武汉大学的技术资源,以5G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为主,建设青山数谷产业中心,打造集数字会展交流中心、股权基金服务中心、产业研发创新中心、上市公司加速器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打造“金融+数字经济产业应用示范园区”,助力青山区打造数字之城。

    推动数字产业化。出台“青山新场景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行动计划”,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全力推动青山数谷建设,打造武汉数字经济产业高地。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智慧药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营销、智能配送、电商平台、供应链等“互联网+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个性化定制等,培育消费新热点,打造经济新增长点。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和工业遗存,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拓展数字创意、数字影音等数字文化产业。

    创新商业模式。顺应消费新趋势,创建集营销、培训、IT、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逐步占领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行业高地。适应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园区盈利模式由传统的“物业租售模式”向“投资共生模式”和“服务模式”转变,通过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入园企业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共享入园企业的成长收益。加快电子商务与实体商贸相结合,推进“互联网+流通”,推动传统商业向全渠道平台商、集成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定制化服务商转型。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提升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商务领域供应链水平。

    加快“两业”融合发展。坚持以“两化三融合”为主线,突破性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通过实施数字新基建、数字新产业、数字新融合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健全供应链体系为突破口,促进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需定产,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打造柔性化制造、智慧工厂等智能化生产体系;鼓励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合重组,打造“服务+制造”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

    第二节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性发展

    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良性融合互动的关键节点。

    工程和工业设计。培育企业品牌、丰富服务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依托中冶武勘、宝武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着力打造以工程设计为龙头,“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进一步增强钢铁、冶金、勘探等领域的研究特色与研究实力。大力发展钢铁生产、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咨询、设计服务、工程总包等业务,支持工业和工程设计企业跨行业多领域拓展业务,为武汉建成工程设计之都提供强大支撑。

    现代物流。整合港口岸线、铁路和公路等优质物流资源,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形成集水、铁、公、管道运输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网。推进“武汉工业港”和化工园区智慧物流枢纽项目建设,构建港产城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枢纽。立足区位交通和一类口岸优势,着力引进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强化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布局全国物流枢纽节点。引导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引导物流资源集聚,推动宝湾国际物流园建成运营,重点发展电商物流、大数据中心,积极引进入驻企业的区域总部,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和生态圈。

    专栏6-2 现代物流业项目

    1.武汉工业港物流产业基地项目。依托宝武集团和宝武物流,在青山区打造中部地区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港,创新以钢材物流为核心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华中区域最具竞争力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与生产资料集散中心,构建港产城一体化的国家级现代物流枢纽。

    2.长江中游(武汉)智慧物流枢纽项目。整合长江水运、铁路、公路等交通资源,利用区域内港口、铁路及城市快速路等综合交通优势,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节能环保服务。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治理、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机制,实施钢铁冶炼、燃煤发电、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及生产工序后端工业固废、脱硫脱硝、工业废水处理等环保场景应用。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治理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以东部地区为重点,培育环保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的平台枢纽作用,将生活型再生资源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实现“生产型”和“生活型”城市矿产交易协同推进,力争“十四五”期末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新型金融。大力引进金融企业总部,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港口金融,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持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全面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间接融资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降低融资成本,重点支持现有企业技改扩规、新上项目投产达效、隐形冠军做大做强。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及时开展信用评级,建立授信制度,扩大信用贷款比重。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重点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实施“金种子”计划,培育武汉有机、双虎涂料等上市后备资源,组建园区上市挂牌企业服务队,采用“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全链条培育辅导机制,打通上市“绿色通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发挥市级平台引导作用,促进区级平台服务长江大保护、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现代产业园区和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关键片区和重点项目,加强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重点发展贴近市民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商贸商务。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扩大服务业开放,支持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水平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坚持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优化 “两带三圈”商业空间布局,沿地铁线打造多个社区商业中心,沿临江大道布局文化、旅游、休闲购物项目。围绕恩施街现有餐饮业态,在特色餐饮、环境品质、饮食文化、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培育提升,形成具有荆楚特色、烟火气息浓厚的美食街区,努力使恩施街成为 “网红打卡地”。以和平大道商贸带和临江大道商务带为核心,打造商务服务业聚集区,做精楼宇品牌,做足楼宇增量,做强楼宇特色,做优楼宇管理。服务锐创中心、印力中心加速打造亿元楼宇。做好现有5.3万平方米楼宇存量招商,服务新增70万平方米楼宇快建优用,高标准打造地标项目。加快推动华侨城青山街、青山滨江商务区、招商一江璟城等重点项目,打造提升城市品位、聚集消费资源、吸引消费回流、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对原钢谷电子商务园进行改造,打造青山钢谷国际商贸产业园。大力发展便利店和社区商业,构建10/15分钟生活圈。

    专栏6-3 商贸商务服务业重点项目

    1.华侨城青山88地块。总建面28.5万方,包含商业、住宅、酒店、体育馆、公寓。

    2.华侨城青山136地块项目。选址原青山区8-11街坊,总建面49.4万方,包含商业、住宅、商配、住宅配套。

    3.绿地•香树花城。武汉申智成置业有限公司在工人村街建设集小型MALL、办公、SOHO、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

    4.青山滨江商务区E2/3+F+K1地块。金融街武汉置业有限公司在青山区一线临江地段开发,总建筑面积59万方,包含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多种业态。

    5.招商一江璟城。武汉招平海盈置业有限公司在13、14街开发,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其中居住面积50.6万平方米,商务商业面积27.4万平方米。

    6.大华·锦绣时代。武汉大华华锦房地产有限公司拟在47-1、47-2、48-1地块开发,项目内配套建设商业、公园及其他配套设施,在48-1地块中新建一所6班幼儿园。

    7.今日头条湖北总部项目。拟在青山滨江商务区选址建设今日头条湖北总部大楼,需要办公和员工公寓,其中办公面积需求20万方。

    8.武钢集团闲置资产改造利用项目。利用武钢集团在青山区西部区域的闲置资产,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成专业园区,积极引入在线教育、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新经济、新业态。

    9.青山钢谷国际商贸产业园。占地约120亩,拟新投入资金对原钢谷电子商务园进行改造,打造商业中心、电商平台、商务办公、外贸物流等多功能国际商贸产业园。

    10.青山滨江商务区启动区项目。项目位于临江大道以南、建设一路以东、建设四路以西、旅大街以北,开发总建筑面积115万方,包含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多种业态。

    教育培训。按照“国内一流、青山特色”的要求,推动教育培训产业“双轮驱动”,发挥青山区工业优势,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瞄准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创新研发和职业教育。顺应《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新要求,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化运行。引进一批非学科类教育培训龙头企业,在青山区建立学校、培训部和分公司,通过优质素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品牌吸引人口向青山集聚。重点推进“青山职教城”、职业培训学校总部、柏斯长江钢琴文创园等项目,增强北湖产业生态新城的教育引流作用。

    专栏6-4 教育培训服务业项目

    1.北湖产业生态新城职业教育产业园。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开发方式,合作开发闲置学校;选址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教育用地,引入国际国内一流教育科研院所及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科教胜地、工匠摇篮。

    2.柏斯长江钢琴文创园项目。柏斯音乐集团拟在工人村都市产业园将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钢琴制造研学旅游与音乐教育板块落户青山,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音乐、科技、文化产业链集群。

    健康养老。依托区内医疗机构资源,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机制;推动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服务,对辖区医养结合工作进行指导;鼓励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加大医养结合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探索医疗养老联合体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积极探索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服务模式,支持普仁医院、楠山康养公司等发展普惠养老产业,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家庭关爱、社会参与”的养老新模式,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格局。实施大健康城市品牌创建工程和大健康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专栏6-5 健康养老服务重点项目

    1.对新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将养老配套设施纳入开发建设单位供地规划条件,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审批、同步验收,并协调督促落实。

    2.以新集片区级康养中心项目为契机,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中心联合打造,新建1所集老年人生活、学习、保健、医疗、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示范性中大型康养中心。

    3.结合“大湖+”,布局严西湖、清潭湖“健康+养老、康复、养生、旅游、智慧”的复合化、特色化功能小镇,加快发展健康产业,推动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4.化工区大健康科创产业新城一期。总占地42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完成部分基础设施、药物研发、中试基地、标准厂房、配套服务中心等。

    都市旅游。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整体开发青山镇、红钢城、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旅游资源,加快长江百里生态文化长廊、长江森林、青山江滩、张公山寨、武钢博物馆、青山古镇、长江喜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争创4A景区。充分发挥严西湖、北湖、清潭湖资源优势,有序推进严西湖北岸项目建设,加快文体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策划国际环湖自行车赛事和皮划艇赛事,建设文化体验、观光旅游、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专栏6-6 都市旅游重点项目

    1.红房子亮点片区。聚焦文旅、科创、金融三大产业方向,打造青山都市娱乐旗舰、“创意+艺术+设计”文创产业基地、新型科创园区标杆和产业金融生态圈,建成超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和6000平方米的体育运动中心、钟书阁图书馆等文旅项目,保留武钢囍印肌理,传承工业文化记忆。

    2.旅游线路开发。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开发一条青山区工业记忆主题游线,依托冶金大道、建设十路、临江大道沿线的工业记忆景点,通过观光巴士、自行车两种交通方式,串联景点,形成工业记忆主题游线。游线起点为武钢博物馆,终点为青山江滩,全长约8公里。

    3.严西湖北岸项目。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运营为切入点,打造以绿色生态为特色,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生产型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都市生态休闲示范区,塑造青山区东部地区的新名片与新地标,拉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青山区东部地区形象的整体提升。

    4.青山古镇历史风情街项目。引入知名运营机构,挖掘青山古镇千年文化底蕴,恢复再造青山古镇老城,建设独具青山特征、古镇特色和旅游特性的江南小镇,实现古镇历史、民俗与时尚的结合。

    夜间经济。巩固建一南路夜市、青山宵夜等传统夜间经济优势,积极发展夜市、夜食、夜购等项目。创建一批夜间经济示范点,打造1—2条集美食、购物、运动、音乐、文艺、酒吧、观光等服务业态为一体的夜间经济示范街,率先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瞄准居民精神需求满足和健康品质生活供给,积极发展“夜秀”“夜展”“夜读”“夜跑”等新兴业态。发挥青山江滩优势,开发灯光秀、夜游长江游轮项目。以奥山世纪城、武汉印象城、众圆广场三大商业体,特色美食街,红坊里、吾行里等商业步行街等为重点,通过交响乐、音乐剧、街头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丰富群众夜间旅游内容。通过增加武钢博物馆、红房子的“夜展”活动,引入24小时书店,扩大青山夜间经济影响力。

    第七章 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构建现代化

    基础设施体系

    紧抓国家“新基建”历史机遇,围绕补齐短板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加快转变基础设施发展方式,提升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优先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抢抓武汉作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机遇,加快部署5G网络,稳步推进5G基站建设,优先覆盖便民服务场所、大型交通枢纽、重点产业园区等区域,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鼓励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重要交通设施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向5G网络建设开放。加速光纤网络扩容,布局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推进千兆光纤入户、万兆光纤进楼。以武钢大数据产业园、长江云通等为依托,推动物联网感知、网络传输和计算存储设备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云计算、云存储、云管理、云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云平台。

    改造提升融合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在交通、市政、能源、水利、生态等领域应用,统筹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与5G融合发展,围绕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垂直领域的功能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武汉工业港、武汉化工物流园等,加快推动港口5G建设和应用,打造智能引导、精确停车、集装箱自动装卸的智能化无人码头,推进智能物联等新技术与港口业态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创新基础设施。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为支撑,以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为重点,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数字技术融合、国内领先的创新载体。依托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船用机械海洋工程机电设备实验室等,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实验室。依托中国一冶集团技术中心、武汉船用机械技术中心等,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第二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构建完善立体交通网络

    优化大交通格局。充分利用武汉工业港、武昌东编组站、北湖工业站、30公里长江岸线等资源,强化与武汉火车站、武汉新港、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等对接,优化青山立体化大交通格局,建设武汉东扩、衔接东湖高新区和长江新城的交通中心。积极推进武汉工业港纳入全市航运整体布局,提升城市口岸功能。全面完成地铁5号线建设,服务推动地铁9号线、10号线、12号线、19号线、20号线青山段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系。

    打通交通大动脉。强化区域对外衔接,完成四环线(青山段)周边配套道路、友谊大道快速路建设,快速推进长江右岸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东延工程,打通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加快区域内部融合,构建“六横十一纵”骨架路网,高质量完成冶金大道、工人村路、化工大道、八吉府大街、绿色大道等交通干道综合整治工程,协调推进龚家岭收费站东移工程,谋划建设跨严西湖主干道(隧道)。北湖产业新城内将长江右岸大道、绿色大道、青化路、八吉府大街部分路段等作为货运交通线路,明确“客货分离”道路功能。

    畅通“微循环”路网。结合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等,有序加密次支路网,推进连通道路提档升级。加大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武东白玉片区、化工园区微循环道路建设力度,加强东部地区村湾断头路、泥路、破损道路等硬化改造。结合武九铁路线拆迁改造、厂区道路城市化等,以推进建二侧路、建设五路等为重点,进一步打通垂直于临江道路、垂直于友谊大道的道路。到2025年,道路密度达到5.4公里/平方公里。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及支管廊建设,畅通园区物料传输路径。

    二、提升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优化城市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解决东部居民出行难题和西部公交微循环问题。统筹考虑临江大道、建设十路改造和地铁5号、12号线等开通营运情况以及道路状况、公交场站、客流量等条件,合理布设、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网,着力提升对老年人和八吉府地区居民出行的公交服务能力。重点在东部地区采取“小街区、密路网”模式,形成“轨道交通为主体(快)、地面常规公交为基础(支)、社区巴士为补充(微)”的多方式、高密度的公交线网。积极探索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等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

    提升交通智慧化水平。以智慧化交通推进绿色交通、科技交通发展,大力提升道路运输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公共决策、行业管理、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城市主干道交通运行管理率先实现智慧化。运用北斗定位、“电子围栏”、互联网等手段,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人、设施设备、企业”的科技信息化管理。加快实施武钢大厦智能停车楼项目,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场所的停车场建设,不断提升停车场智能化水平。

    第三节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增强电力设施保障能力。围绕工业园区、重大项目用电需求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快配套供电设施建设,推进配电网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建设三路变电站、武东变电站和建设十路、工业二路、园林路和建设五路等电缆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建设。整合关停武钢有限低参数煤气发电机组,新建超高温亚临界参数煤气发电机组。加快推进八吉府街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

    提升油气普遍服务水平。优化加油站布局,加快推进物流加油站、中国石油加油站(工人村)等改建,在武东路、建设十路(红钢城大街)、21号公路等适宜地段新建加油站6座,形成与需求市场相适应的现代化高效加油站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区燃气管网提档升级及老旧小区燃气支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提高城市供气能力和安全性能。

    加快建设新能源充电设施。推进5G+充电设施建设,统一智能充电服务平台,依托停车场等场所建设车桩相随、智慧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新建小区、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区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布局和推广建设充电站点,实现新能源充电设施全面覆盖。

    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积极推进青山民用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在全区公建及住宅小区推广集中供热,民用集中采暖实现由点及面。率先启动沿白玉路、青化路、武东东路敷设供热管道建设,充分利用青山热电厂等余热,大力推进城市清洁供暖、集中供热。

    第四节 提升现代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持续推进“四水”共治

    防洪水。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巩固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成果,加强堤防护岸整治、沿江排水闸站改造等建设,完善防洪安全体系,推动防洪工作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实施长江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青山江滩(建十路口)至矶头山公园段区域景观提升、矶头山公园至中韩(武汉)石化码头段码头岸线整治及生态织补、青山大桥至八吉府大街段湿地修复)、武惠堤北湖闸更新改造工程、北湖泵站水毁修复及出江流道改造工程等。

    排涝水。大力推进排水港渠、管网进行提标改造和渍水点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以东沙水系、青山镇为重点,加强排涝泵站改扩建,提升整体外排能力。以渠系连通为重点,实施北湖大港(青山段)、北湖闸港(青山段)、北湖港整治、竹清渠等湖港连通工程,提升东部地区排涝能力。以白玉山街、厂前街、武东街等3个片区中17个老旧小区(社区)雨污分流及海绵城市改造为重点,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武东中路桂家土库、武东铁路涵洞等渍水点改造工程。加强农田灌排、农业排灌机站更新维护等建设,保障农田水系通畅。

    治污水。实施污水管网建设、排水管网混错接改造、源头雨污分流、管道修复清淤等,重点解决白玉东路、青化路等东部地区污水治理问题,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推进以流域为重点的水体治理,加强港渠综合整治、湖泊岸线排口整治、湖泊水体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逐步消除黑臭及劣Ⅴ类水体。

    保供水。以城镇供水升级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为重点,构建节水高效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大力推进港东一、二水厂滤池升级改造、和平大道、花山大道等沿线供水管网扩建、八吉府地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等建设,全面提升城镇供水能力。加快实施化工区黎明村、向家尾村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面解决东部地区少数村湾用水问题。

    二、提升水务综合管理水平

    适应新时期水务发展需求,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完善水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在市级数据河湖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管辖区域的河湖水质监测、水位监测、水量监测、视频监控等数据采集系统,推进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建设。对现有水体进行基础地形测量,加快推进河湖港渠和水利工程划界。

    专栏7-1 青山区“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整合全区5G基站建设需求,加大基站建设选址协调力度,建设5G基站500个;实施光纤网络改造。

    2.交通路网。实施屏障跨越工程,打通或提升对外道路通道;实施骨架健全工程,构建全区骨架路网;实施园区配套工程,推进化工园区、环科产业园等配套路网建设;实施打通微循环工程,打通老城区断头路,完善区域微循环路网;实施品质提升工程,分批、分年度对现状道路逐步进行整治提升。重点推进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三环线-宏茂巷)和北湖产业园路网完善项目。

    3.能源基础设施。武汉市青山区“世界一流城市电网”电缆通道建设项目(工业二路、建设五路等电力通道)、建设三路等电力通道建设项目、青山区充电桩建设项目和星火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设项目。

    4.水利基础设施。长江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九路至八吉府大街)是武汉市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北湖大港青山区段扩建工程、北湖港及北湖南港整治工程和主城区断头管网混错节点改造工程;青山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改造面积约88.3公顷,青山区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项目。

    第八章 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努力建设美丽青山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稳步推进“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建设,构建环境综合治理新体系,建设蓝天碧水净土的美丽家园,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新样板。

    第一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落实上级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各项要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持续发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全面推进钢铁、电力和工业锅炉超低排放,全面治理炼油、化工、涂装等行业VOCs排放,加大控煤和清洁能源推广力度,推行集中供热。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散料堆场、道路、工地扬尘污染,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71%,力争稳定在80%以上。

    专栏8-1 大气污染防治项目

    1.中韩(武汉)石化气回收装置异地改建工程。减少饱和石脑油罐区VOCs排放,异地改建120万吨/年气体回收装置。

    2.国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13/14机组烟羽治理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消除#13/14机组烟囱白羽。

    全力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和“四水共治”相关要求,加快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坚决关停落后生产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切实从源头强化防控和治理。大力推进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湖泊排污口巡查,加快推进北湖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全面推进工业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全力推进化工和钢铁行业工业废水深度治理,推进零排放示范工程。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网管建设,做到建成区全覆盖。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积极推动湖泊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完善东部污水收集管网,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85%。

    专栏8-2 水污染防治项目

    1.中韩(武汉)石化近零排放项目。新建200吨/时污水回用装置、150吨/时反渗透装置,改造现有污水回用装置,减少外排污水260万吨/年。

    2.实施系列净水工程。重点包括北湖闸渠建设、东部污水连通管道建设、八吉府明渠整治、红旗渠截污及周边环境整治、青山一号明渠整治、雨水管网完善等系列工程建设等。

    3.武汉化工区污水处理厂一期一阶段工程提标改造。对中法水务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使处理后的污废水达到(GB189918-2002)一级A标准,设计规模3000立方米/天。

    深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完善固废、危废收集处理监管机制,推进工业固废零排放,减少工业固废出厂,持续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建设区域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平台项目,推进区域生活垃圾(含农村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城市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对武石化老厂区、武汉阀门厂及周边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全面摸清土地污染状况并加快治理修复,切实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消除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农业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聚焦重点区域,坚持治用结合,在轻中度污染耕地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对重度污染耕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

    专栏8-3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项目

    1.青山区全地下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转运站为全地下式设计,日处理垃圾量450吨。

    2.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环保项目。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污泥储存干化一体化生产车间,实施石灰石堆场及石灰石输送系统改造项目。

    3.武汉市阀门厂地块污染土壤修复项目。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对含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处置,采用异地异位热脱附技术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并回填至原地进行处置。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产业导入、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按照高于标准、优于城区、融入城市的理念,服务督促驻区大企业加快推动环保技改项目,打造花园工厂、城市工厂。加大长江两岸造林综合支持力度,着力构建百里沿江文化生态画廊。深化东部生态绿楔、四环线生态带、长江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实施严西湖及北湖区域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公园带建设、江南中心绿道武九线综合管廊工程、青山矶公园海绵化改造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创新打造楠姆山生态示范区,不断推进武钢花园式工厂建设及周边绿化,建设各类公园、街旁绿地、绿道项目,继续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动青山由“城区公园”向“公园城区”蝶变。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59%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39平方米以上。

    专栏8-4 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1.百里沿江生态文化长廊青山段项目。主要在青山区武惠堤分四个片区进行区域景观提升、码头岸线整治及生态织补、湿地修复等。

    2.楠姆山片区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楠姆山片区生态修复与利用,全景式地展现楠姆历史文化,打造城市双修新标杆,形成公园城市的武汉典范。

    3.水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北湖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治理,竹子湖、清潭湖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严西湖北岸水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一期)。

    4.四环线生态带建设项目。沿四环线周边形成连续绿带,完成1170.31亩生态带建设。

    5.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贾岭村、东兴洲村、武东村控规绿地复绿,白玉公园、青山公园、和平公园、戴家湖公园等改造提升,新建、改建绿道10公里、林荫路5公里、口袋公园10处,东部地区道路绿化提档,城市立面绿化改造,化工园区湿地公园建设、道路绿化提升及综合环境整治。

    第二节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构建企业、园区、社会绿色循环节约的生产生活体系,营造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节约优先,统筹推进节能降耗,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增量,全面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一批循环技术改造项目,构建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严控高耗能产业产能规模,持续推进产业间深度耦合,支持武钢有限、中韩(武汉)石化等高耗能行业开展综合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加强武钢有限焦炉煤气、钢渣矿渣、武石化石脑油、液化石油气等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依托青山热电厂的热力首站加强余热、蒸汽资源综合利用,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应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打造国内领先的循环型工业园区。强化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落实政府职能部门、重点耗能企业责任。

    专栏8-5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1.余热供暖制冷项目。既有129个老旧小区试点工程、其他既有小区、公建及新开发小区。

    2.云峰环保危废综合处置扩建工程。改扩建危险废弃物(含医疗废弃物处置)单元,包括:3万吨/年焚烧单元(含10000吨/年医废应急处置能力);2万吨/年膜技术废有机溶剂再生综合利用单元;2万吨/年废酸综合利用单元。

    3.武汉文海星废金属回收加工配送基地项目。批建约4万方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并配套提供配电、给排水等公共工程;收加工废金属。

    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支持引导钢铁、化工企业加大节能环保研发投入,深化环保改造,加快实现绿色发展。全面实现产业绿色清单制度,招商落地环节严控产业类型,严守安全环保标准,严把化工企业和项目审批关口,严格要求落地项目落实生态环保措施。加强政策规划引导,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的平台枢纽作用,加快再生资源流转利用,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打造发展循环经济的青山模式。

    专栏8-6 产业绿色发展项目

    武钢有限产城融合转型发展项目。在全公司各相关区域及机组,实施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全流程的提升改造,打造建设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绿色钢铁产业新城,对现有的炼铁区原料片重新规划,实现固废物资循环利用并减少固废出厂,建造花园式工厂相关配套项目等。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农村、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理念与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圆满完成钢都花园123社区承担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国家级示范试点任务并在全区大力推广,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和转运,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建设无废城区。

    第三节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统筹城区和村庄规划建设,优化乡村生活空间布局。推动乡村形态改造和功能提升,因村施策、分类推进村湾建设,“点线面”结合建成一批与主城区红色工业建筑风貌相辉映的具有荆楚风貌、武汉风貌、青山风貌的美丽村庄和民居建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创建花园式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与主城区旅游精品线路衔接,建设中心城区乡村旅游黄金带。争取更多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创建国家森林乡村。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统筹推进“五通”“五改”“五强”9,加大东部农村地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日常管护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按照城中村标准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专栏8-7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青山区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青山区辖区范围3个街道的行政村和港渠、支渠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维护,建设内容主要为村湾污水管网敷设、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港渠清淤、渠道拓宽、边坡修复、种植植物等,并进行维护,同时按照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围绕农村地区生态循环建设,抓好4.47万亩农地保护和生态化利用。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落实吸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支持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建设萝卜”“建洲菜薹”等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加大对22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和10.7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以长江湿地、大地花海、张公山寨等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丰富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化工区农村都市精品农业片区、武东城镇融合发展片区和滨湖休闲农业旅游片区,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统筹整合省市区资源,强化项目支撑、资金支持、对口支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扎实成效。

    完善全域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依法强化区级生态环境部门监督管理职能。完善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驻区大企业协同管理体系,切实构建对重点排污企业“看得见、管得着”的履职体系和“必须管、管得好”的责任体系。建立污染防治政企联席会议机制,压紧压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服务推进武钢“三治四化”10等环保升级项目加快建设投运。落实生态环境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发挥社会监督、群防群控的治理效能,健全群众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受理处置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将东部农村地区纳入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监管范围,将各类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到位。强化科技支撑,逐步建立全域智慧化环境监管体系。

    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探索政府绿色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环境资源,引导各类主体履行生态补偿义务与责任。加快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评估、鉴定制度建设,建立环境司法鉴定机构标准规范,建立企业环境保护信用体系,推动现有税制“绿色化”,增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污模式转变。

    建立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机制。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构建开放式生态创建、控制污染排放、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公众参与体系,完善环境舆情监测引导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环境治理模式,不断优化政府环保监管机制、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机制和环境质量管理机制,建立更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电子化办公建设,减少碳排放。

    第九章 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增强人口综合竞争力

    加快建设优质均衡公平的教育体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人口综合竞争力。

    第一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保障并加大教育投入。主动适应全区人口变化新趋势,统筹提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教育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强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办群众满意的教育。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先行战略,加快片区配套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以旧城改造区域、还建住宅区、滨江片区为重点地段,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加快解决中小学大班额、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基本实现义务段学校均衡布局,创建武汉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要求,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打造一批教育集团,持续推进教育重大项目建设。开展生态体验德育实践课,培育更多特色亮点学校,扩大品牌学校数量。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均衡幼儿园布局,新建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多途径增加公办园数量,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稳定在50%以上,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8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6%。

    专栏9-1 教育规划项目

    1.续建项目。武钢三中本部、武钢三中国际部、钢城十六小等3个项目。

    2.新建项目。改扩建钢城十三中,钢城一小武科大校区、新建东兴洲小学、17街坊规划中小学、贾岭小学、武丰地块小学、工人村路小学。配套建设钢城六中、钢城十一中、市四十九初中、钢城二小、钢城九小、钢城十小、新集中小学,推进工业科技学校易址新建。

    3.高中三年行动计划。武钢三中、市四十九中学、钢城四中、钢都中学、钢城十六中等普高学校。

    4.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增加教师编制,探索人事代理制,积极探索实现以编制管理为主、政府购买服务为补充的用人制度,完善教师“区管校聘”具体实施办法。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打造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中职招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按照省级中职示范校标准建设市工业科技学校。

    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和科学素质提升。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区基本建设计划。打造社区及校园科普馆,政企社联动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用好“科普青山”等平台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惠民活动。切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阵地建设,不断扩大社区优质学习资源供给,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开放共享学校资源,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全面推进健康青山建设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补齐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短板,进一步提升区级疾控和医疗平战结合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健康青山2035”规划》,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青山样板。

    提高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区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推动疫情防控常态长效,严格落实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医政监督、疾控消杀等专业团队建设。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加强感染、呼吸、重症等专科建设。加强基层医疗硬件建设,提升诊疗环境与救治能力,实现村级医疗服务全覆盖。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理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加快应急医用防护物资、医疗设备和疫苗试剂药品生产储备保障项目建设。完善院前急救系统,打造“10分钟急救圈”。规范发展互联网医院、加快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网。

    专栏9-2 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市九医院平战结合大楼、区儿童医院、普仁医院医技综合大楼、武钢第二职工医院北院区、华润武钢总医院等项目建设。

    2.P2实验室建设。推进区疾控中心高标准建设P2实验室。

    3.医疗设施设备建设。加快完成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重症监护病区(ICU)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市办、区办医院按照10%、5%标准配套ICU床位,区内三级医院储备300张隔离床位。完善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战时状态达到“三区两通道”防护要求。

    4.区域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结合地域及功能,重点打造2-5个建筑面积10000㎡以上,达到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标准的标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区急救分中心建设。建立区急救分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含200平方米救护车消洗站)。

    6.救护车配置。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和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至少1台救护车,负压救护车不少于20%。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在新建或改建0.5万人以上居民区时,配套建设业务用房;拆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尽快在辖区内还建且面积达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引入高水平医疗资源,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和分层分流救治,实施双向转诊。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人事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优化区疾控中心职能设置,强化行政管理职能,落实监督监管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区内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职责,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区疾控中心与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专业疾病预防控制和群众参与有机结合。完成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建立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企业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疾病预防责任,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推动医疗大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加强学校与托幼机构卫生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加强医护人员、短缺医师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到2022年基本建成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大力推进体育公园和体育综合体发展,盘活驻区大企业、各类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建立“郊野公园+街头绿地+生态绿道”生态休闲健身空间,推进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完工,争创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倡导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社区运动会,策划群众体育活动。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继续保持乒乓球、武术、射击传统项目的优势地位。

    专栏9-3 体育场馆建设

    1.老体育场综合改造项目。加快推动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老体育场改造,建成综合性体育场馆。

    2.东部地区文体设施示范项目。建设1处城市体育公园,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室外配套道路广场、足球场、停车位以及公共管线、绿化工程、安防系统等。

    第三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落实国家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围绕区域发展定位,不断完善促进家庭发展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围绕区内人口老龄化突出问题,加强人口发展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落实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实与生育政策有关的育幼、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养老、户籍管理、住房等制度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适龄群体生育意愿,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健全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强化母婴安全保障能力,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综合治理,巩固出生人口性别良好水平。实施人口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婚育观念,创新婚姻登记管理。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大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城区,逐年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投入,提升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供给能力,实施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倍增”计划,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区、街、社区(村)三级,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养老组团。新建1所综合型、示范性中大型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个街道建成1个“公办民营”、床位在100张以上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重点为特困、经济困难、高龄等困境老人提供普惠托养服务。盘活存量养老床位并提高利用率,衔接老龄委整合资源,打造“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建成港东名居养老院、新集康养中心,提升楠山养老院、区社会福利院服务质效。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资助等方式,对特殊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搭建全区统一的智慧养老调度指挥中心,探索并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及智能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支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床位达到市级标准。

    专栏9-4 养老设施项目

    1.东部地区养老设施示范项目。新集还建社区配套建设1座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区级康养中心。

    2.港东名居福利院项目。在绿景苑·港东名居二期地块内西北角,紧邻二环线,总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当前项目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进 行合作运营。

    第十章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民生组团建设,大力补齐民生短板,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化模块化建立社区生活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生活圈。

    第一节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扩大就业容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就业环境,健全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促进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依托辖区高校、高职高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紧盯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以需求定项目,以岗位定技能,提高职业培训针对性。对接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挖掘优质就业岗位,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推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结合有关线上培训平台,对劳动者开放重点培训课程。组织“春风行动”、“送岗社区行”、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招聘活动,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推行各项便民举措,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促进创业培训升级,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强化创业载体建设,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重点国企分流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多方位拓宽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引导和鼓励到基层就业。加强对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体系,做好移交安置工作。服务大企业转型发展,引导促进分流人员转岗再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规范公益岗位开发和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进一步加强招才引智。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市场化引才用才机制。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深入推进“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积极选拔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推行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探索青山工匠发展新模式,搭建工匠综合服务等平台。完善人才政策、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人才金融、交通、医疗等服务,打造绿色通道,提高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一站式”服务。

    第二节 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人民群众更加公平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精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强长效常态管理,为广大老产业工人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完善政策措施,探索新形势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扩大公租房实物配租轮候期间租赁补贴发放范围,多举措筹措公租房房源,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完善配套。加快实施北湖产业生态新城规划,统筹东部12个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统筹规划村级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武东村、群力村等6村的征收和还建任务。

    专栏10-1 住房保障建设

    1.还建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加快推进23街、27街、35街、新集、白羊佳苑、武东村、努力村、群力村、同兴村、贾岭村等还建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

    2.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已经确定的144个改造小区,科学确定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小区改造方案和个性化项目,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3.配套公租房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十一路公租房项目建设。

    提高社保服务质量。以非公从业人员、农民工等为社保扩面重点,引导鼓励各类人员参保,提高参保缴费率。发挥功能,促进失业人员、断保人员及时续交失业保险。实现养老保险扩面、失业保险扩面、工伤保险扩面4.5万人次以上。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提高社保内控执行力,提升收支监控和预测预警能力。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打击欺诈骗保,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加大工伤保险定点机构监管与社会保险稽查力度。

    提升社会救助能力。围绕兜底保障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社会救助新格局。专项保障项目逐步向低保边缘群体延伸,拓展临时救助方式。对城乡低保、低收入等困难对象开展医疗救助,政策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慈善组织机构建设,做好“大爱青山”慈善品牌项目常态化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深入推进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基层经办服务能力。认真完成援藏、援疆任务,新一轮结对扶贫工作再上台阶。

    增强社会福利水平。健全完善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补贴标准动态适时调整机制,做好“福康工程”“爱心助残”等工作。完善儿童福利工作体系,加强区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建设,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3岁以下普惠制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全区普惠性养老服务设施场地规划布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支持力度。积极推行绿色殡葬,完善惠民配套。

    提高社会优抚力度。全面完善落实“两参”人员优抚政策,继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拓宽退役军人安置渠道,壮大优抚服务力量,拓展优抚服务平台,不断加大烈士遗属医疗、住房、入学入伍、就业等方面的优待力度,进一步做好双拥和人民武装工作,争创双拥模范区。

    第三节 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加大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妇女素质和能力,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浓厚氛围。强化家庭功能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妇女事业发展。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妇女发展纲要,持续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促进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权利、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拓展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妇女议事会”制度和婚姻家庭辅导站等载体,社区(村)“妇女议事会”建设率达到80%以上。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女性的公正公平的环境氛围,消除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平等接受教育,促进妇女平等创业就业,宣传优秀妇女典型。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探索妇女维权“六方联动”模式,提升妇女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强留守妇女关爱保护和困境妇女保障,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全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原则,深入实施儿童发展纲要,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与成长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完善落实儿童监护制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活动,切实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推动完善校园保护工作体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提升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生活生产保障力度和服务水平。以科技和法治力推无障碍生态系统建设,推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和职业技能水平,稳定并扩大残疾人就业创业,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

    加强家庭基础性功能建设。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大力弘扬孝老敬老、抚幼爱亲、夫妻和睦等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文化”,培养家庭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家庭在抚育子女、赡养老人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 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青山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实施“城市记忆”工程,擦亮“青山绿水红钢城”品牌,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打造国家工业遗产复兴典范城区。

    第一节 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持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为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健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宣传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促进全区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青山建区史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全区人民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的信心和决心。

    持续提升城区形象魅力。巩固“省级文明城区”建设成果,抓好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村)、文明家庭创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爱国奉献主旋律,宣传助推青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感人事迹、在抗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的英雄代表等,提升青山形象。完成青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快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度,打造一批示范所、站。大力弘扬红钢城红色文化,加大城区形象原创歌曲的传播力度,讲好青山抗疫故事,加强“青山绿水红钢城”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宣传推介。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建设,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推进以“四馆三场两中心”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投用区图书馆新馆、区全民健身中心,全面打造“15分钟”图书圈、文化圈、体育圈。在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居民小区,同步配套文体设施和活动器材。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以亲沙文化为核心的江滩系列文体活动品牌,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到2025年,逐步实现学校场馆全面对外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2条街道(管委会)全覆盖。开发个性特色服务项目,不断完善提升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专栏11-1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1.图书馆建设项目。推进区图书馆新馆建设,新建7家街道图书分馆,新建2家城市书房,改造建成24小时书房式图书馆。

    2.区公共服务供给样板区项目。在八吉府街工业港村打造4000平米街道户外文体活动中心。

    3.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提升项目。收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000余平方出租面积,按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进行装修改造。

    4.全民健身中心平战结合改造项目。完成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全民健身中心平战两用改造项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要。

    引领社会各方参与。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各类城市公园、街旁绿地、商业街、大型商业楼宇、主干道、社区文化长廊等公共区域为载体,让文化设施、文化宣传充满青山元素。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普惠式文化服务全覆盖和全员参与。加大文化企业发展的扶植力度,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文化活动品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整理优秀文化资源。挖掘青山矶、武丰闸等青山地标的文史底蕴,弘扬青山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的城区精神,重燃建设新中国第一座大型钢厂的创业激情,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加快“非遗”的抢救性整理,对濒临失传的区级项目古代车轿制作技艺、市级项目明式家具微缩制作技艺等进行抢救性影像资料记录。加快对红色钢城文化、青山码头文化、传统剪纸文化、工业版画文化、老字号企业文化、特色小吃文化等优秀文化印记的整理。

    融合发展创意文旅产业。制定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保留武钢囍印肌理,形成工业遗产活化标杆,打造国家级工业遗产文化区。全力推进八大家红坊里文化创意园、印力中心、创青谷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一批工业旅游景点,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8/9街坊历史风貌区、亮点片区为阵地,引进一批高质量文化企业,打造现代风格的文化创意园区、慢生活片区、历史风貌街区。推动红房子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青山镇、武钢博物馆协同呼应,打造“游、购、观、娱、宿”一体化的特色工业文化旅游项目。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钢城文化奖”奖励办法,加大专项资金奖励力度,繁荣青山群众文化。持续打造青山江滩特色活动品牌,举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青山元素的特色文化品牌。引进举办国际沙滩排球赛、江滩半马,引领“一区多品”赛事逐步落户,提高青山江滩赛事品牌知名度。加大与社会团队合作力度,持续开展群众性沙滩排球活动,营造全民“亲沙”的地域文化氛围。

    第十二章 推进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绣花功夫做好城区综合管理,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构建平安城区,推进城区高效能、智慧精细治理。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不懈抓好政治生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深化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切实抓好政治生态建设。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重大项目、重要工作推动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纪法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进专项治理,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完善代表联络机制。健全代表述职制度,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工作。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发展。支持政协围绕中心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完善“协商在一线”工作制度。规范协商内容与程序,拓展形式,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增加密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党派团体、社会组织等在民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协商成效。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做强街道大工委,做优社区大党委,做实小区党组织,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体系和村民自治体系,完善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载体,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第二节 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化解影响青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风险。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源头治理,提高城区安全智慧化管理水平。

    纵深推进平安建设。加快推进化工区巨额历史债务化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紧盯“疫后综合症”,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实体运作、集约高效的城市安全综合治理指挥调度机构。深化“雪亮工程”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成果运用,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强化源头管理,抓实抓细东部农村、城乡接合部、大企业周边、高速高铁沿线、征收拆迁区域、建筑工地等区域管理。建立健全六大机制,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推动警务改革,加强“智慧警务”“美丽警营”建设。建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标准化建设与专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专栏12-1 智慧青山建设

    1.智慧青山建设项目。建设区级智慧城市,打造标准规范和安全管控等2大体系;建设智慧物联感知、智慧能力输出、政务网络、基础资源、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城市运营等6大智慧中心;建设智慧精细治理和智慧民生等2大智慧工程。

    2.智慧警务项目。完善青山区的智慧警务系统建设,扩容现有城市前端感知设备,升级现有信息化设备和合成作战指挥中心设施,并搭建数字化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突出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常态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整改,全面落实挂牌整改销号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事故“一无一降”11要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严禁危化品企业在化工园区外布局,停止对化工园区以外危化品企业(含票面经营)审批。街道(管委会)和重点园区增加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服务驻区大企业安全生产,完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方案和抢险预案。加强食品药品智慧化监管,督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规范药房考核。推进环卫体制改革,落实清扫保洁环卫作业的长效常态。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完善建筑业安全生产信息、特种设备(车)动态安全监管及技术评价系统。推动智慧城管二期整体项目建设,逐步消除老城区“多位一体”消防安全隐患。在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统筹优化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指挥、权责一致、高效多能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组织指挥体系、公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应急物资储备及调用、应急救援力量、应急预案体系等建设。推进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推进物资储备制度和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储备仓库建设,加快与省、市平台对接。开展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修订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等专项应急预案。切实落实党管武装,不断提升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支援保障力和遂行应急应战任务能力。加强武钢、中韩(武汉)石化等相关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应急资源整合,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开展联合演练,提升协作能力。加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利用,组织居民临战疏散演练,提高民防专业队伍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人防工程人均面积不低于1平方米。

    第三节 纵深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山。

    深化“党建引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坚持“红色引擎共同创造”,深入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在全区推广青和居社区治理模式与经验,拓展“五大红色服务载体”内涵。纵深推进“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深入推进“天天敲门十八法”等特色工作。加强物业服务监管,推动“红色物业”建设拓面提质。深化群团改革,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群众需要。高标准建设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打造1-2个特色邻里中心,建成1-2个国际化社区。

    深度推进“三治融合”12。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扎实推进青山区街道区划调整,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的社区准入事项,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工作,赋予街道和社区(村)更多自主权,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与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引导社会成员循法而行,开展无信访积案村、民主法治村创建。崇尚德治,净化城乡风气。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群众投诉平台,积极推进市长专线、数字城管和“民呼我应”等群众投诉平台系统整合。发展“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理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着力培育个人调解室,大力推进律师参与调解、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创建特色调解工作品牌。构建高效的信访工作体系,全区信访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区接访中心争创全国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深化拓展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新格局,建立区“家事调解委员会”。以街道、社区综治中心为主体,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

    加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健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工作机制,发挥共青团指导的青年志愿者作用。抓好“志青山”社工项目与“爱心时间银行”项目工作,大力发展、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整合实现“五社”联动,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的文明城区。至2025年,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

    第四节 全面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法治保障和安全环境,推进全区社会治理法治化迈上更高水平。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准确落实部门职责体系,完善重点领域改革协同体系,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加强合法性审查,助力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健全城管执法体制,完善区街联手、部门联动、政企共建大城管格局,推动城管执法智能化发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和管理,落实法律援助领域“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书。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开展信访工作,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普及。全面实施青山区“八五”普法规划,做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宣传及贯彻实施工作,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普法工作,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实现“法治大讲堂”全覆盖,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建立新媒体普法公益制度,加大网络平台建设。依法高质量选任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培养一批社区(村)和重点企业法律明白人。

    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数字诚信”建设,立足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区级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力争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全市领先。推广市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化与数据共享共用。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和个人征信信息化建设,优化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信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行业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推广惠民便企信用产品与服务。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机制。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开展清单式联合奖惩。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法律实施监督机制。提升依法治区能力。着力提高法律法规实施水平和监督力度,健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监督体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推动法律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等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公正廉洁办案,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建成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和规划实施机制,加强项目和要素支撑,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发挥区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完善党委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事项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各责任部门全力抓好“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工作,支持区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等积极参与工作,为推动规划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各级党员干部面对新生事务、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以规划指导工作,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干部干事容错免责机制,坚决治理不作为、乱作为。健全完善与基层工作实际相匹配的权责体系,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形成全区上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衔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促进“多规统筹”,实现发展规划在空间落地。强化本规划纲要在青山区“最上位”的地位,作为制定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总遵循”。建立健全年度计划与规划衔接的机制,明确规划重点任务的时序,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规范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将主要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部门,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预算计划、各类行动计划都要按照本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

    优化规划实施管理。对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部门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责任和期限,加强合作、切实推进,提高规划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区考评、发改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的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规划目标按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实施完成。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政府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沟通的机制,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统计等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规划经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需要调整的,应将调整方案依法提请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建立健全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的统计和评价制度,确保数据权威准确、科学合理。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制度,扩大民意测评范围,增强规划的准确性和广泛性。

    第三节 强化项目和要素支撑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发挥重大项目抓手作用,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工程推进规划落实。“十四五”期间,瞄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林水利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初步谋划335个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额409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56个。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和资金需求。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明确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要求和责任,确保重大项目有序实施。

    加强政策引导和要素保障。围绕规划纲要提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政策研究,在财政、金融、土地、投资、科技、生态等重点领域储备和制定一系列能有效解决突出矛盾的政策体系,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形成有效的政策引导。切实增强资金、土地、水、能源、人力资源等要素对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投资,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良性投资环境。发挥青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武汉化工新城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北湖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作用,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体系。推进、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有关政策,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项目方面获取进一步支持。

    第四节 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

    加强规划宣传。推进规划的信息公开,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宣传,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有序推进规划实施。

    扩大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的作用,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热情,形成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①“两优六兴”:优化升级钢铁、石化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都市型生活服务业六大新兴主导产业。

    1“六个一体化”: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物流一体化、环境保护生态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智能智慧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科创一体化。

    2“四权”: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的自主选择权、科研经费的使用权、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独立权、科研成果的收益权等。

    3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评定工作,申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区)工作的主体为符合条件的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等,含直辖市下辖的县),或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下辖的区(不含县级市)。

    4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践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

    5“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能评、规划环评等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容积率等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6新型工业用地(M0)是指为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等转型升级需要而在工业用地(M类)中增加新型产业用地,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

    7即氢能产业园及创新中心、园区氢气中心、四座加氢站及中重载商用物流、企业通勤、城市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工业能源清洁化等五大领域应用示范项目。

    8即政府搭台,国电投、宝武、国家能源、中石化、中国船舶等N家央企鼎立,众多主体参与氢能设备、关键零部件、科技与服务、应用示范等领域。

    9“五通”:道路通、供水通、排水通、路灯通、公交通;“五改”:改塘堰、改污水处理、改垃圾清运、改村容村貌、改发展方式;“五强”:强化规划设计、强化资金保障、强化安居工程、强化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

    10“三治四化”:即: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和洁化、绿化、美化、文化。

    11“一无一降”: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明显下降。

    12“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和德治的融合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