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3569413/2025-14005 | 发布日期 | 2025-04-11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青山区应急管理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安全形势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 | 文 号 | 无 |
安全形势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
编者按:进入第二季度,春夏之交,大风、雷电、暴雨等极端气象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各行业正处于复苏繁忙过渡期,户外高空、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中毒窒息、触电、高坠等安全风险加大;相继迎来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市民出游、祭祀等活动活跃,野外用火行为激增,商业经营用火、用电量增大,各类不安全因素增多。为切实做好全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区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各部门、街道对2025年二季度期间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安全防范工作建议。要求各街道、行业部门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牵引,严格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道路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燃气、工贸、文旅、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九小”场所等重点部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结合5月份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强化预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开展好各类应急演练,切实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岗位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重点抓好节日期间及复工复产前后的安全监管和应急值守工作。
一、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4-6月节假日较多,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可能出现负责人和24小时值班值守脱岗、空岗现象;应急救援人员不足,易存在放松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力量不足问题。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企业组织开展节前全员安全警示教育;合理安排员工休假,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问题;保持生产运行平稳,假期原则上不安排开停车作业、检维修和动火、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确需开展的要提级管理;加强现场巡检,确保生产作业现场秩序规范,发现险情能及时处置。5月起开始进入汛期,暴雨、洪水、雷电等极端天气增多。化工企业可能面临厂区积水、电气设备短路、危险化学品泄漏、雷击引起火灾爆炸等风险。各主管部门、街道要督促企业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工作;对厂区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罐区的安全管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对防雷设施性能可靠;灭火系统、报警装置等完好有效;储备足够数量的排水机泵、沙袋等应急防汛器材,确保紧急事件发生时有效应对。
二、消防。清明节、五一、端午节将至,祭扫、踏青活动增多,人流物流增多,各类火灾风险增加;工业厂房及仓库,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消防设施水源配套不健全、场所火灾隐患突出;春季企业全面复工,新进人员及转岗员工较多,安全教育培训不足,易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辖区“九小场所”及临街商铺部分经营者消防意识薄弱,普遍存在占用疏散逃生通道、损坏消防设施现象,“三合一”违规住人等违法行为,场所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易发生“小火亡人”事故。各行业部门、街道要扎实推进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医院等“大单位”,抓好经营性自建房、门面商铺、餐馆饭店、家庭作坊等“小场所”,以及密室逃脱、电竞酒店等新业态;聚焦违规动火施工、违规使用保温材料和易燃可燃装修等8类突出问题,采取发动单位自查、推动条线联查等方式,全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加强社区微型消防站实体化运作,加强应急值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道路交通。节日期间酒驾、无证驾驶、逾期未审验等违法行为易引发安全事故;我区东部地区要以21号公路、白玉路、青化路、焦沙路等道路基础条件落后,部分路段无非机动车专用车道,道路机非混行、争道抢行问题突出,事故安全风险极高;人员密集的居民社区、东部地区街道村湾社区老年群体交通出行安全意识普遍不足。交通部门要针对辖区重点路段及冬季交通出行特点,进一步加大路面违法整治力度;东部地区要以21号公路、白玉路、青化路、焦沙路等道路为主,对货运车辆开展集中整治。西部地区要以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冶金大道沿线为主,对电动车违法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社会层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辖区居民交通安全出行意识。
四、综合交通。二季度属于暴雨雷电天气频发期,“两客一危”车辆在不良路况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能力易受影响;辖区内为武钢、石化和化工园区供货的外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和货车较多,车流量增加,导致辖区公路运输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增加;车辆长距离运行,使用强度大,如果检查维护不及时,车辆易出故障,发生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主管部门要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切实做好运输车辆检修与日常维护,及时消除车辆技术缺陷和安全隐患;督促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动态监控主体责任,确保车辆监控终端、语音提示系统完好;根据当前季节特点,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相关要求,联合第三方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清明、五一、端午等重点时段,严格落实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值班值守。
五、森林防火。当前处于重点森林防火期,清明节期间市民祭祀活动增多,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各森林防火相关单位要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加强巡防巡护、严格管控火源、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确保不发生较大火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林长带头巡林履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督导检查,压实各相关街道和部门防火责任;各主管部门及街道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倡导文明祭祀;各重点防火村、重点时段要进一步加强巡防巡护,严格管控火源;重点区域责任到人,狠抓隐患清理整治。
六、燃气。目前部分商业用户使用的燃气灶具老旧,无熄火保护,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泄漏、闪爆风险。燃气主管部门要要督促燃气企业强化巡查巡检,确保无漏气情况;联动街道开展全覆盖检查,劝导商户更换灶具;联动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组织溯源整治,逐步将不合格灶具清出市场。
七、特种设备。近期冷热气流交替,天气变化频繁,极易发生电梯底坑雨水倒灌事故,底坑严重积水后会导致电梯部分安全保护功能失效。各监管部门、街道要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关注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预防机房的电梯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进水损坏;露天手扶电梯雨天时要做好断电停梯警示工作,预防发生电梯安全事故,恢复运行要自检。
八、商贸(成品油)。餐饮行业燃气管道锈蚀、燃气表超期使用、外力破坏、连接软管老化或破损等都可能导致燃气泄漏,增加爆炸和火灾的风险;各商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流程不完善,安全制度不落实,未执行现场安全保障措施,出现事故盲目施救等,易引发中毒窒息、爆炸等事故风险;加油站易发生火灾、爆炸、车辆伤害事故等。各商业领域主管部门及街道要督促下属企业对防爆、防火、防静电等安全设备性能及规范使用进行彻底排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设施的安全性能;严格有限空间、动火作业审批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作业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并积极联合属地燃气、消防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
九、建筑施工。二季度节假日较多,施工现场人员流动较大,人员不足,施工安全监管不到位,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大风、雷电及降雨天气增多,对户外施工作业带来影响较大;气温升高工人不按要求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中暑等导致高坠安全风险较高。各建筑施工主管部门及街道要督促各项目参建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响应机制,抓好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监管工作,加强排查整治;加强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宣传等安全教育;制定和完善施工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增强恶劣天气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有效处置。
十、工业(冶金)。清明、五一、端午假期,部分企业可能存在不落实企业负责人和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出现脱岗、空岗现象;受高温、降雨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在建项目容易引发高处坠落、临时用电、特殊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各监管部门要督促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风险辨识,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通过电话抽查、暗访督查等方式对企业值班值守进行检查;合理安排人员请休假等事宜,确保员工思想稳定;严格执行动火、进入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票证制度,强化现场监护;督促企业做好员工系统性培训和岗前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气象预警提示,要开展恶劣天气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督促企业针对自身安全风险点完善应急预案和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反应能力。
十一、文化旅游。4-6月份包含劳动节、端午节等节假日,A级旅游景区人流量大幅攀升,可能引发踩踏事件;景区的游乐设施使用频次增加易出现磨损、老化问题,特别是水上游船类“高危险”项目,若维护保养不及时,可能导致运行故障;部分剧本娱乐场所存在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通道狭窄且被杂物堵塞的问题,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或失效,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网吧内电脑、服务器等电器设备长时间运行,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易引发电气故障加大了火灾风险。各相关部门、街道要加强景区现场疏导;对游乐设施、观光车辆、水上游船类“高危险”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为设施设备操作人员开展安全培训,严格规范操作流程;聚焦剧本娱乐场所、网吧等新兴行业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严禁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处堆放杂物。
十二、学校。二季度校园的主要安全风险是学校组织春季校外实践活动较多,面临车辆和安全管理风险。教育部门下发关于春季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提示;联合交通大队、城管局对车辆的审批,对学校春季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审批;学校做好春季校外实践活动的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
十三、医院。4-6月气温攀升,火灾风险增大,极易引发突发状况,各医疗单位需压实责任,做好预警预判和应急处置。区卫健局督促医疗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统筹做好人员、物资储备,组织开展防火灾和驱蚊设备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做好清明、五一节假日值班值守,聘请第三方专家开展检查,确保卫健系统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十四、养老机构。部分养老机构在院老人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个别老人有抽烟的习惯,易因疏忽引发火灾;部分养老机构食堂内燃气设施老旧,存在燃气泄漏风险;对新入职人员的消防器材使用、食品安全操作、急救护理技能等实操内容培训力度不够,导致护理人员缺乏防老人跌倒等护理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区民政局要督促各养老服务机构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聚焦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房屋安全等八个方面的隐患排查,精准施策进行隐患整改;要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老年群体个人防护意识,组织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切实提升养老机构应急处置和管理水平。
十五、地质灾害。一季度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降水、冰雪融水、冻融作用下致使岩土体性质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地质灾害隐患增加;人类工程活动如建房切坡、公路切坡等,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岩土体的应力状态,从而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各监管部门要对道路、建筑工地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避免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要密切关注雨情变化。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土壤解冻、岩土体性质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地质灾害隐患增加。
十六、危险废物。4-6月份,已进入汛期,同时降雨量也明显增加,引发地质灾害风险增大。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对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学校、医院、景区、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周边进行重点排查,建立详细的台账,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及时进行治理。对于短期内无法彻底治理的隐患点,要落实监测责任人和防范措施,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强化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雨情和气温变化,及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单位和受威胁群众提前做好防范,主动防灾避险;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十七、房屋征收拆迁。暴雨天气存在泥土下沉造成围墙开裂或倾斜等安全隐患;储备地块内存在乱接、乱搭电线情况,特别是使用大功率设备,容易造成电线短路,发生火灾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及街道要对恶劣天气及时预警并督促各项目部严格落实值守、巡查工作要求,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通知相关部门处置隐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