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发布日期 | 2025-05-19 |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青山区分局 | 有 效 性 | |
标 题 | 武汉化工园区2024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 文 号 |
武汉化工园区2024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
2025.04
目录
1. 任务由来
2. 检测内容
2.1 环境空气
2.2 地表水
2.3 噪声
2.4 地下水
2.4.1 监测点位和时间
2.4.2 监测项目
2.5 土壤
2.5.1 监测点位和时间
2.5.2 检测项目
3. 检测方法
3.1 环境空气
3.2 地表水
3.3 噪声
3.4 地下水
3.5 土壤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 环境空气
4.1.1 评价标准
4.1.2 评价结果
4.2 地表水
4.2.1 评价标准
4.2.2 评价结果
4.3 噪声
4.3.1 评价标准
4.3.2 评价结果
4.4 地下水
4.4.1 评价标准
4.4.2 评价结果
4.5 土壤
4.5.1 评价标准
4.5.2 评价结果
5. 结论
1.任务由来
2006年,武汉市政府规划新建武汉化工新城,由北湖组团和左岭组团组成。其中,北湖产业园组团的规划重点为以乙烯产业为核心,配套布局下游产品加工区,旨在形成完整的化工产业链。
2008年12月,武汉市设立了武汉化工新城的管理机构——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自此武汉化工新城更名为武汉化学工业区。2017年武汉市青山区与化学工业区合并,合称为青山区(化工区)。
2008-2012年间,园区开发速度较慢,主要为中韩石化开工建设。2012-2018年间园区开发速度加快,引进了多家乙烯下游产品生产企业。
2019年,园区进入快速发展期。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武钢产业转型、青山化工区合并等多重战略要求,按照市政府要求,重新启动了北湖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范围为西至八吉府大街,南至北湖路-外环线-青化路,北以长江为界,东至西港路,规划范围面积为36.8平方公里,其中含武钢北湖农场6平方公里,东湖高新区1.2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的36.8平方公里即为武汉化工园区。
2020年10月14日,《青山区(化工区)北湖产业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青山区(化工区)政府共同组织召开的专家咨询会。同时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专业机构编制《青山区(化工区)北湖产业园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已通过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审查(审查意见文号为武环管〔2021〕30号)。
为评价武汉化工园区环境质量现状,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编写了《武汉化工园区2024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
2.检测内容
2.1环境空气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基于2024年化工区省控站点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常规监测数据,主要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的六项污染物进行分析及评价。
2.2地表水
主要地表水体包括长江(白浒山断面)、严西湖、青山北湖、竹子湖、青潭湖。
2.3噪声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结合武汉化工园区内企业的分布情况,布设了工业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委托广检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24年10月30日~2024年10月31日,昼夜各监测一次,检测报告编号为GTTCWH2410040C-1。武汉化工园区及周边敏感点共计22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点位见下表。
表2-1 武汉化工园区噪声监测点位信息一览表
编号 | 点位 | 噪声来源 | 经度/°E | 纬度/°N |
N1 | 临江大道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工业噪声 | 114.536848 | 30.649912 |
N2 | 化工大道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114.525132 | 30.642620 | |
N3 | 乙烯路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114.541912 | 30.633924 | |
N4 | 联丰大道武汉烽火锐拓附近 | 114.541225 | 30.624581 | |
N5 | 化工二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114.541783 | 30.619633 | |
N6 | 化工一路武汉奥克化学厂界外1m | 114.531012 | 30.620371 | |
N7 | 北湖小港附近 | 114.520626 | 30.620150 | |
N8 | 绿色大道武汉光谱同位素厂界外1m | 114.530239 | 30.617361 | |
N9 | 化工三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114.546461 | 30.611230 | |
N10 | 化工三路与绿色大道交界附近 | 114.534338 | 30.607999 | |
N11 | 化工三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114.540024 | 30.607518 | |
N12 | 绿色大道广钢气体厂界外1m | 114.536805 | 30.601017 | |
N13 | 临江大道恒阳化工厂界外1m | 114.557490 | 30.597471 | |
N14 | 化工五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114.551911 | 30.593555 | |
N15 | 化工五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114.546504 | 30.592447 | |
N16 | 化工六路附近 | 114.551096 | 30.584837 | |
N17 | 化工四路附近 | 114.545517 | 30.601682 | |
J1 | 八吉府大街附近 | 交通道路噪声 | 114.507751 | 30.635770 |
J2 | 化工一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114.535046 | 30.623954 | |
J3 | 临江大道力诺化工园区附近 | 114.550409 | 30.615902 | |
J4 | 化工四路与北湖大港交界附近 | 114.531355 | 30.597065 | |
J5 | 化工六路与北湖大港交界附近 | 114.547405 | 30.582953 |
2.4地下水
2.4.1监测点位和时间
根据武汉化工园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地下水流向、企业分布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等因素,在园区周围布设11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委托广检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进行监测,采样时间为2024年11月6日,11个地下水取样点深度均在井水位以下1.0m。检测报告编号为GTTCWH2410040C-2,地下水监测布点见下表。
表2-2 武汉化工园区地下水监测点位信息一览表
序号 | 点位 | 布点原则 | 经度/°E | 纬度/°N |
#1 | 八府街大道与腾飞大道交界附近 | 上游背景点 | 114.502430 | 30.627425 |
#2 | 中韩石化附近 | 污染扩散监测点 | 114.526978 | 30.653567 |
#3 | 中韩石化附近 | 污染扩散点 | 114.545689 | 30.637469 |
#4 | 武汉恒基达鑫附近 | 污染扩散点 | 114.563391 | 30.591080 |
#5 | 武汉奥克特种化学附近 | 污染监测点 | 114.536204 | 30.618612 |
#6 | 力诺化工园附近 | 污染监测点 | 114.549197 | 30.617841 |
#7 | 湖北晟特新材料附近 | 污染监测点 | 114.539659 | 30.609282 |
#9 | 武汉长航附近 | 污染监测点 | 114.551783 | 30.594073 |
#10 | 武汉宝聚炭材料附近 | 污染监测点 | 114.554873 | 30.587903 |
#11 | 联丰村附近 | 污染扩散监测点 | 114.553735 | 30.570474 |
#12 | 武钢北湖渣场附近 | 上游背景点 | 114.525819 | 30.597785 |
2.4.2监测项目
监测因子包括: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氰化物、铬(六价)、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碳酸根、重碳酸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石油类、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碘化物、钾、钙、镁、钠、苯、甲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汞、砷、硒、钼、铅、镉、铁、锰、铜、锌。
2.5土壤
2.5.1监测点位和时间
根据地下水监测点位和武汉化工园区企业分布情况布设土壤监测点位,采集样品均为表层样,委托广检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进行监测,采样时间为2024年10月30日,检测报告编号为GTTCWH2410040C-3。土壤监测布点信息见下表。
表2-3 武汉化工园区土壤监测点位信息一览表
编号 | 点位 | 采样深度 | 经度/°E | 纬度/°N |
S1 | 武汉烽火锐拓附近 | 0-0.2m | 114.547062 | 30.628607 |
S2 | 武汉恒基达鑫附近 | 0-0.2m | 114.559250 | 30.595809 |
S3 | 武汉光谱同位素附近 | 0-0.5m | 114.528437 | 30.618691 |
S4 | 广钢气体附近 | 0-0.2m | 114.540818 | 30.600740 |
S5 | 武汉市春笋新型墙体材料附近 | 0-0.2m | 114.548317 | 30.584892 |
S6 | 联丰村附近 | 0-0.2m | 114.554036 | 30.570834 |
S7 | 中韩石化附近 | 0-0.5m | 114.526978 | 30.653567 |
S8 | 力诺化工园区附近 | 0-0.2m | 114.543307 | 30.615478 |
S9 | 化工大道与乙烯路交界附近 | 0-0.5m | 114.531183 | 30.630675 |
2.5.2检测项目
监测因子包括: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石油烃(C10-C40)、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铬(六价)、铅、镉、铜、镍、砷、汞。
3.检测方法
3.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中相应污染物自动监测方法和数据质控规范均按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8-2018)以及《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7-2018)中有关要求进行。
3.2地表水
地表水中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及规范均按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
3.3噪声
声环境质量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关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规定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与所执行的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相比较。
表3-1 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方法及仪器一览表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检测设备名称型号 | 检出限 | 单位 |
环境噪声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多功能声级计AWA5688 | — | dB(A) |
注:“—”表示不涉及检出限。
3.4地下水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方法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以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规定和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地下水各项目检测方法及仪器见下表。
表3-2 地下水检测方法及仪器一览表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检测设备名称型号 | 检出限 | 单位 |
pH值 | 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HJ1147-2020 | 便携式pH计SX711 | — | 无量纲 |
高锰酸盐指数 |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11892-1989 | 数字瓶口滴定器Titrette® | 0.5 | mg/L |
氨氮 |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900i | 0.025 | mg/L |
挥发酚 |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 | 0.0003 | mg/L | |
氰化物 |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484-2009 | 0.004 | mg/L | |
铬(六价) |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 | 0.004 | mg/L | |
钙和镁总量(总硬度) |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 | 滴定管 | 0.05 | mmol/L |
溶解性总固体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4部分: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4-2023(11.1)称量法 |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BSA224S-CW | — | mg/L |
碳酸根 |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滴定法DZ/T0064.49-2021 | 滴定管 | 5 | mg/L |
重碳酸根 | 5 | mg/L | ||
菌落总数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GB/T5750.12-2023(4.1)平皿计数法 | 生化培养箱LRH-250 | — | CFU/ mL |
总大肠菌群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GB/T5750.12-2023(5.1)多管发酵法 | 生化培养箱LRH-250 | — | MPN/ 100mL |
石油类 |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900i | 0.01 | mg/L |
氟化物 | 水质无机阴离子(F-、Cl-、Br-、NO2-、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4-2016 | 离子色谱仪IC-20 | 0.006 | mg/L |
氯化物 | 0.007 | mg/L | ||
硝酸盐(NO3-) | 0.016 | mg/L | ||
亚硝酸盐(NO2-) | 0.016 | mg/L | ||
硫酸盐 | 0.018 | mg/L | ||
碘化物 | 水质碘化物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HJ778-2015 | 0.002 | mg/L | |
可溶性阳离子Ca2+ | 水质可溶性阳离子(Li+、Na+、NH4+、K+、Ca2+、Mg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HJ812-2016 | 离子色谱仪AQ-1100 | 0.03 | mg/L |
可溶性阳离子K+ | 0.02 | mg/L | ||
可溶性阳离子Mg2+ | 0.02 | mg/L | ||
可溶性阳离子Na+ | 0.02 | mg/L | ||
苯 | 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39-2012 | 气质联用仪8890-5977B | 0.0004 | mg/L |
甲苯 | 0.0003 | mg/L | ||
三氯甲烷 | 0.0004 | mg/L | ||
四氯化碳 | 0.0003 | mg/L | ||
汞 | 水质汞、砷、硒、锑和铋的测定原子荧光法HJ694-2014 | 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510 | 0.00004 | mg/L |
砷 | 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00-2014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NexION1000G | 0.00012 | mg/L |
硒 | 0.00041 | mg/L | ||
钼 | 0.00006 | mg/L | ||
铅 | 0.00009 | mg/L | ||
镉 | 0.00005 | mg/L | ||
铁 | 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776-2015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Avio™200 | 0.01 | mg/L |
锰 | 0.004 | mg/L | ||
铜 | 0.006 | mg/L | ||
锌 | 0.004 | mg/L |
注:“—”表示不涉及检出限。
3.5土壤
土壤样品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下表。
表3-3 土壤检测方法及仪器一览表
检测项目 | 检测方法 | 检测设备名称型号 | 检出限 | 单位 |
四氯化碳 |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05-2011 | 气质联用仪8890-5977B | 0.0013 | mg/kg |
氯仿 | 0.0011 | mg/kg | ||
氯甲烷 | 0.0010 | mg/kg | ||
1,1-二氯乙烷 | 0.0012 | mg/kg | ||
1,2-二氯乙烷 | 0.0013 | mg/kg | ||
1,1-二氯乙烯 | 0.0010 | mg/kg | ||
顺-1,2-二氯乙烯 | 0.0013 | mg/kg | ||
反-1,2-二氯乙烯 | 0.0014 | mg/kg | ||
二氯甲烷 | 0.0015 | mg/kg | ||
1,2-二氯丙烷 | 0.0011 | mg/kg | ||
1,1,1,2-四氯乙烷 | 0.0012 | mg/kg | ||
1,1,2,2-四氯乙烷 | 0.0012 | mg/kg | ||
四氯乙烯 | 0.0014 | mg/kg | ||
1,1,1-三氯乙烷 | 0.0013 | mg/kg | ||
1,1,2-三氯乙烷 | 0.0012 | mg/kg | ||
三氯乙烯 | 0.0012 | mg/kg | ||
1,2,3-三氯丙烷 | 0.0012 | mg/kg | ||
氯乙烯 | 0.0010 | mg/kg | ||
苯 | 0.0019 | mg/kg | ||
氯苯 | 0.0012 | mg/kg | ||
1,2-二氯苯 | 0.0015 | mg/kg | ||
1,4-二氯苯 | 0.0015 | mg/kg | ||
乙苯 | 0.0012 | mg/kg | ||
苯乙烯 | 0.0011 | mg/kg | ||
甲苯 | 0.0013 | mg/kg | ||
间,对-二甲苯 | 0.0012 | mg/kg | ||
邻-二甲苯 | 0.0012 | mg/kg | ||
石油烃(C10-C40) | 土壤和沉积物石油烃(C10-C40)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1021-2019 | 气相色谱仪GC8890 | 6 | mg/kg |
硝基苯 | 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4-2017 | 气质联用仪8890-5977B | 0.09 | mg/kg |
苯胺 | 0.13 | mg/kg | ||
2-氯苯酚(2-氯酚) | 0.06 | mg/kg | ||
苯并(a)蒽 | 0.1 | mg/kg | ||
苯并(a)芘 | 0.1 | mg/kg | ||
苯并(b)荧蒽 | 0.2 | mg/kg | ||
苯并(k)荧蒽 | 0.1 | mg/kg | ||
䓛 | 0.1 | mg/kg | ||
二苯并(a,h)蒽 | 0.1 | mg/kg | ||
茚并(1,2,3-cd)芘 | 0.1 | mg/kg | ||
萘 | 0.09 | mg/kg | ||
六价铬 | 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1082-2019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900T | 0.5 | mg/kg |
铅 |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900T | 0.1 | mg/kg |
镉 | 0.01 | mg/kg | ||
铜 | 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19 | 1 | mg/kg | |
镍 | 3 | mg/kg | ||
砷(总砷) |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22105.2-2008 | 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510 | 0.01 | mg/kg |
汞(总汞) |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2008 | 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510 | 0.002 | mg/kg |
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1环境空气
4.1.1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SO2、NO2、PM10、PM2.5、臭氧、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环境空气质量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评价因子 | 平均时间 | 浓度限值 | 单位 | 标准来源 |
SO2 | 年平均 | 60 | μg/m3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 |
24小时平均 | 150 | |||
1小时平均 | 500 | |||
NO2 | 年平均 | 40 | ||
24小时平均 | 8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小时平均 | 150 | |||
PM2.5 | 年平均 | 35 | ||
24小时平均 | 75 | |||
臭氧 | 日最大8小时平均 | 160 | ||
1小时平均 | 200 | |||
CO | 24小时平均 | 4 | mg/m3 | |
1小时平均 | 10 |
4.1.2评价结果
本次化工园区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使用2024年的化工区省控站点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环境空气常规监测数据。
化工区省控站点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见下表:
表4-2 化工区省控站点2024年基本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统计表
污染物 | 年评价指标 | 现状浓度(μg/m3) | 标准值(μg/m3) | 占标率 | 超标倍数 | 达标情况 |
PM10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65 | 70 | 92.86% | / | 达标 |
PM2.5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34 | 35 | 97.14% | / | 达标 |
SO2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7 | 60 | 11.67% | / | 达标 |
NO2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30 | 40 | 75.00% | / | 达标 |
CO | 日平均浓度95%位数 | 1mg/m3 | 4mg/m3 | 25.00% | / | 达标 |
O3 | 日最大8h平均浓度的90%位数 | 162 | 160 | 101.25% | 0.0125 | 超标 |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可知,2024年化工区省控站点的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中,PM10、PM2.5、SO2、NO2、CO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而O3的日最大8h平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0.0125倍。
4.2地表水
4.2.1评价标准
长江白浒山断面、严西湖以及竹子湖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青山北湖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青潭湖未明确功能区类别,不作评价。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表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I类 | II类 | III类 | IV类 | V类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无量纲) | 6~9 | ||||
3 | 溶解氧≥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2 | 4 | 6 | 10 | 15 |
5 | 化学需氧量 (COD)≤ | 15 | 15 | 20 | 30 | 40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3 | 3 | 4 | 6 | 10 |
7 | 氮氮(NH3-N)≤ | 0.15 | 0.5 | 1.0 | 1.5 | 2.0 |
8 | 总磷(以P计)≤ | 0.02 (湖、库0.01) | 0.1 (湖、库0.025) | 0.2 (湖、库0.05) | 0.3 (湖、库0.1) | 0.4 (湖、库0.2)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0.2 | 0.5 | 1.0 | 1.5 | 2.0 |
10 | 铜≤ | 0.01 | 1.0 | 1.0 | 1.0 | 1.0 |
11 | 锌≤ | 0.05 | 1.0 | 1.0 | 2.0 | 2.0 |
12 | 氟化物(以F- 计)≤ | 1.0 | 1.0 | 1.0 | 1.5 | 1.5 |
13 | 硒≤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14 | 砷≤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15 | 汞≤ | 0.00005 | 0.00005 | 0.0001 | 0.001 | 0.001 |
16 | 镉≤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17 | 铬(六价)≤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18 | 铅≤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19 | 氰化物≤ | 0.005 | 0.05 | 0.2 | 0.2 | 0.2 |
20 | 挥发酚≤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21 | 石油类≤ | 0.05 | 0.05 | 0.05 | 0.5 | 1.0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2 | 0.2 | 0.2 | 0.3 | 0.3 |
23 | 硫化物≤ | 0.05 | 0.1 | 0.2 | 0.5 | 1.0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200 | 2000 | 10000 | 20000 | 40000 |
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中的基本规定,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此三项指标不参与评价。
4.2.2评价结果
武汉化工园区2024年主要地表水体水质情况见下表。
表4-4 武汉化工园区2024年主要地表水体水质评价统计表
水体名称 | 功能类别 | 水质现状 | 达标情况 | 与2023年相比水质变化 |
长江(白浒山断面) | III类 | II类 | 达标 | 稳定 |
严西湖 | III类 | IV类 | 不达标 | 稳定 |
青山北湖 | V类 | IV类 | 达标 | 好转 |
竹子湖 | III类 | IV类 | 不达标 | 稳定 |
青潭湖 | / | V类 | / | 变差 |
2024年长江白浒山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稳定;青山北湖达到V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好转;严西湖、竹子湖未达到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稳定;青潭湖水质为V类,与2023年相比水质变差。
4.3噪声
4.3.1评价标准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4-5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dB(A)
标准名称 | 类别 | 适用区域 | 昼间 | 夜间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3类 | 工业区 | 65 | 55 |
4a类 | 交通干线两侧 | 70 | 55 |
4.3.2评价结果
2024年武汉化工园区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4-6 2024年武汉化工园区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
编号 | 监测点位 | 昼间 | 夜间 | ||||
监测值 | 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监测值 | 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N1 | 临江大道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61 | 65 | 达标 | 50 | 55 | 达标 |
N2 | 化工大道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55 | 65 | 达标 | 46 | 55 | 达标 |
N3 | 乙烯路中韩石化厂界外1m | 58 | 65 | 达标 | 51 | 55 | 达标 |
N4 | 联丰大道武汉烽火锐拓附近 | 44 | 65 | 达标 | 48 | 55 | 达标 |
N5 | 化工二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47 | 65 | 达标 | 49 | 55 | 达标 |
N6 | 化工一路武汉奥克化学厂界外1m | 49 | 65 | 达标 | 45 | 55 | 达标 |
N7 | 北湖小港附近 | 36 | 65 | 达标 | 42 | 55 | 达标 |
N8 | 绿色大道武汉光谱同位素厂界外1m | 54 | 65 | 达标 | 41 | 55 | 达标 |
N9 | 化工三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45 | 65 | 达标 | 46 | 55 | 达标 |
N10 | 化工三路与绿色大道交界附近 | 52 | 65 | 达标 | 53 | 55 | 达标 |
N11 | 化工三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46 | 65 | 达标 | 47 | 55 | 达标 |
N12 | 绿色大道广钢气体厂界外1m | 48 | 65 | 达标 | 48 | 55 | 达标 |
N13 | 临江大道恒阳化工厂界外1m | 48 | 65 | 达标 | 45 | 55 | 达标 |
N14 | 化工五路与联丰大道交界附近 | 57 | 65 | 达标 | 44 | 55 | 达标 |
N15 | 化工五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48 | 65 | 达标 | 40 | 55 | 达标 |
N16 | 化工六路附近 | 46 | 65 | 达标 | 47 | 55 | 达标 |
N17 | 化工四路附近 | 42 | 65 | 达标 | 40 | 55 | 达标 |
J1 | 八吉府大街附近 | 66 | 70 | 达标 | 64 | 55 | 不达标 |
J2 | 化工一路与化工大道交界附近 | 57 | 70 | 达标 | 46 | 55 | 达标 |
J3 | 临江大道与力诺化工园区附近 | 63 | 70 | 达标 | 71 | 55 | 不达标 |
J4 | 化工四路 | 48 | 70 | 达标 | 55 | 55 | 达标 |
J5 | 化工六路与北湖大港交界附近 | 68 | 70 | 达标 | 56 | 55 | 不达标 |
根据2024年武汉化工园区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园区内工业噪声点位的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要求。道路交通监测点位的昼间噪声监测值也符合标准要求,但J1(八吉府大街附近)、J3(临江大道与力诺化工园区附近)、J5(化工六路与北湖大港交界附近)三个点位的夜间噪声监测值未达标,主要受夜间通行车辆影响。
4.4地下水
4.4.1评价标准
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要求,其中监测因子标准值见下表。
表4-7 地下水质量指标及限值
序号 | 指标 | I类 | Ⅱ类 | III类 | IV类 | V类 |
1 | 色(铂钴色度单位) | ≤5 | ≤5 | ≤5 | ≤5 | ≤5 |
2 | 嗅和味 | 无 | 无 | 无 | 无 | 有 |
3 | 浑浊度/NTC | ≤3 | ≤3 | ≤3 | ≤10 | >10 |
4 | 肉眼可见物 | 无 | 无 | 无 | 无 | 有 |
5 | pH | 6.5≤pH≤8.5 | 5.5≤pH<6.5 8.5<pH≤9.0 | pH<5.5或pH>9.0 | ||
6 | 总硬度(以CaCO3)/(mg/L) | ≤150 | ≤300 | ≤450 | ≤650 | >650 |
7 | 溶解性总固体/(mg/L) | ≤300 | ≤500 | ≤1000 | ≤2000 | >2000 |
8 | 硫酸盐/(mg/L)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9 | 氯化物/(mg/L)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10 | 铁/(mg/L) | ≤0.1 | ≤0.2 | ≤0.3 | ≤2.0 | >2.0 |
11 | 锰/(mg/L) | ≤0.05 | ≤0.05 | ≤0.10 | ≤1.50 | >1.50 |
12 | 铜/(mg/L) | ≤0.01 | ≤0.05 | ≤1.00 | ≤1.50 | >1.50 |
13 | 锌/(mg/L) | ≤0.05 | ≤0.5 | ≤1.00 | ≤5.00 | >5.00 |
14 | 铝/(mg/L) | ≤0.01 | ≤0.05 | ≤0.20 | ≤0.50 | >0.50 |
15 |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0.01 |
16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不得检出 | ≤0.1 | ≤0.3 | ≤0.3 | >0.3 |
17 |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 ≤1.0 | ≤2.0 | ≤3.0 | ≤10.0 | >10.0 |
18 | 氨氮(以N计)/(mg/L) | ≤0.02 | ≤0.10 | ≤0.50 | ≤41.50 | >1.50 |
19 | 硫化物/(mg/L) | ≤0.005 | ≤0.01 | ≤0.02 | ≤0.10 | >0.10 |
20 | 钠/(mg/L) | ≤100 | ≤150 | ≤200 | ≤400 | >400 |
21 |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 ≤3.0 | ≤3.0 | ≤3.0 | ≤100 | >100 |
22 | 菌落总数/(CFU/100mL) | ≤100 | ≤100 | ≤100 | ≤1000 | >1000 |
23 | 亚硝酸盐(以N计)/(mg/L) | ≤0.01 | ≤0.10 | ≤1.00 | ≤4.80 | >4.80 |
24 | 硝酸盐(以N计)/(mg/L) | ≤2.0 | ≤5.0 | ≤20.0 | ≤30.0 | >30.0 |
25 | 氰化物/(mg/L) | ≤0.001 | ≤0.01 | ≤0.05 | ≤0.1 | >0.1 |
26 | 氟化物/(mg/L) | ≤1.0 | ≤1.0 | ≤1.0 | ≤2.0 | >2.0 |
27 | 碘化物/(mg/L) | ≤0.04 | ≤0.04 | ≤0.08 | ≤0.50 | >0.50 |
28 | 汞/(mg/L) | ≤0.0001 | ≤0.0001 | ≤0.001 | ≤0.002 | >0.002 |
29 | 砷/(mg/L) | ≤0.001 | ≤0.001 | ≤0.01 | ≤0.05 | >0.05 |
30 | 硒/(mg/L) | ≤0.01 | ≤0.01 | ≤0.01 | ≤0.1 | >0.1 |
31 | 镉/(mg/L) | ≤0.0001 | ≤0.001 | ≤0.005 | ≤0.01 | >0.01 |
32 | 铬(六价)/(mg/L) | ≤0.005 | ≤0.01 | ≤0.05 | ≤0.10 | >0.10 |
33 | 铅/(mg/L) | ≤0.005 | ≤0.005 | ≤0.01 | ≤0.10 | >0.10 |
34 | 三氯甲烷/(ug/L) | ≤0.5 | ≤6 | ≤60 | ≤300 | >300 |
35 | 四氯化碳/(ug/L) | ≤0.5 | ≤0.5 | ≤2.0 | ≤50.0 | >50.0 |
36 | 苯/(ug/L) | ≤0.5 | ≤1.0 | ≤10.0 | ≤120 | >120 |
37 | 甲苯/(ug/L) | ≤0.5 | ≤140 | ≤700 | ≤1400 | >1400 |
38 | 总α放射性/(Bq/L) | ≤0.1 | ≤0.1 | ≤0.5 | >0.5 | >0.5 |
39 | 总β放射性/(Bq/L) | ≤0.1 | ≤1.0 | ≤1.0 | >1.0 | >1.0 |
40 | 钼/(mg/L) | ≤0.001 | ≤0.01 | ≤0.07 | ≤0.15 | >0.05 |
41 | 石油类/(mg/L) | ≤0.05 | ≤0.05 | ≤0.05 | ≤0.5 | ≤1.0 |
NTC为散射浊度单位。 MPN表示最可能数。 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 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 石油类标准限值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4.4.2评价结果
根据武汉化工园区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有2个点位(W3、W12)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标准要求,W3、W12点位中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为IV类,W3点位中硒、总硬度也为IV类,其余指标均满足III类标准要求。有9个点位(W1、W2、W4、W5、W6、W7、W9、W10、W11)满足V类标准要求,上述点位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为V类标准,部分点位锰、氨氮、砷、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碘化物等指标为IV类或V类,其余指标满足III类。
4.5土壤
4.5.1评价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见下表。
表4-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mg/kg
项目 | 铜 | 镍 | 铅 | 镉 | 砷 | 汞 |
标准 | 18000 | 900 | 800 | 65 | 60 | 38 |
项目 | 铬(六价) | 四氯化碳 | 氯仿 | 氯甲烷 | 1,1-二氯乙烷 | 1,2-二氯乙烷 |
标准 | 5.7 | 2.8 | 0.9 | 37 | 9 | 5 |
项目 | 1,1-二氯乙烯 | 顺-1,2-二氯乙烯 | 反-1,2-二氯乙烯 | 二氯甲烷 | 1,2-二氯丙烷 | 1,1,1,2-四氯乙烷 |
标准 | 66 | 596 | 54 | 616 | 5 | 10 |
项目 | 1,1,2,2-四氯乙烷 | 四氯乙烯 | 1,1,1-三氯乙烷 | 1,1,2-三氯乙烷 | 三氯乙烯 | 1,2,3-三氯丙烷 |
标准 | 6.8 | 53 | 840 | 2.8 | 2.8 | 0.5 |
项目 | 氯乙烯 | 苯 | 氯苯 | 1,2-二氯苯 | 1,4-二氯苯 | 乙苯 |
标准 | 0.43 | 4 | 270 | 560 | 20 | 28 |
项目 | 苯乙烯 | 甲苯 | 间,对-二甲苯 | 邻-二甲苯 | 硝基苯 | 苯胺 |
标准 | 1290 | 1200 | 570 | 640 | 76 | 260 |
项目 | 2-氯苯酚 | 苯并[a]蒽 | 苯并[a]芘 | 苯并[b]荧蒽 | 苯并[k]荧蒽 | 䓛 |
标准 | 2256 | 15 | 1.5 | 15 | 151 | 1293 |
项目 | 二苯并[a,h]蒽 | 茚并[1,2,3-cd]芘 | 萘 | 石油烃(C10-C40) | ||
标准 | 1.5 | 15 | 70 | 4500 |
4.5.2评价结果
根据武汉化工园区内重点企业周边土壤监测结果可知,武汉化工区内土壤各监测点的监测值均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表明园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5.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可知,2024年化工区省控站点的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中PM10、PM2.5、SO2、NO2、CO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而O3的日最大8h平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0.0125倍。
2024年长江白浒山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稳定;青山北湖达到V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好转;严西湖、竹子湖未达到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与2023年相比水质稳定;青潭湖水质为V类,与2023年相比水质变差。
根据2024年武汉化工园区声环境现状检测结果可知,园区内工业噪声点位的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要求。道路交通监测点位的昼间噪声监测值也符合标准要求,但J1(八吉府大街附近)、J3(临江大道与力诺化工园区附近)、J5(化工六路与北湖大港交界附近)三个点位的夜间噪声监测值未达标,主要受夜间通行车辆影响。
根据武汉化工园区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有2个点位(W3、W12)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类标准要求,W3、W12点位中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为IV类,W3点位中硒、总硬度也为IV类,其余指标均满足III类标准要求。有9个点位(W1、W2、W4、W5、W6、W7、W9、W10、W11)满足V类标准要求,上述点位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为V类标准,部分点位锰、氨氮、砷、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碘化物等指标为IV类或V类,其余指标满足III类。
武汉化工园区内土壤各监测点的监测值均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表明园区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