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33569413/2024-03433 发布日期 2024-01-19
发布机构 青山区审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 文     号

关于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4-01-19  |  发布单位:青山区审计局

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有关决议,围绕“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积极落实财政政策,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强化税收征管,开展对企服务,青山区(化工区)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7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8.42亿元,占比达90.17%,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49.62万元,办理退税减税降费规模18.8亿元。

——多措并举筹积资金,着力增强可用财力。全年争取新增政府债券19.01亿元,再融资债券3.65亿元,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争取财力补助资金4.41亿元,核销化工区以前年度借款6.47亿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级财政压力;统筹资金调度,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6.18亿元到一般公共预算;清理盘活部门存量资金1.38亿元,有效避免资金沉淀。

——统筹协调优化支出,重点保障民生改善。投入11.26亿元,支持中小学改扩建、老旧小区及棚户区改造、疫情防控、疾控大楼及平战结合大楼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投入1.83亿元保障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村湾道路维修和应急供水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河湖长制及长江禁捕等资金需要;落实资金1,400万元,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对帮扶恩施州宣恩县、武汉市新洲区。

——强化财政运行管理,防范风险控制底线。加强资金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将15个重点项目、12家预算单位纳入财政评价范围;加强资产监控,将资产管理系统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定期监测债务风险。

——积极推进审计整改,压实责任取得实效。持续深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督办、部门联动、纪检跟进的整改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整改销号。截至目前,上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一、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3.5亿元,支出总量102.22亿元,年终结余1.28亿元,从结余安排年度结转项目后,净结余为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129.8亿元,支出总量120.69亿元,年终结余9.11亿元,从结余安排年度结转项目后,净结余为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9,053万元,支出总量7,213万元,年终结余1,840万元,从结余安排年度结转项目后,净结余为0。

审计结果表明,青山区(化工区)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政策性减收等多重不利因素,积极增收减支、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管理严谨性不够。一是2个部门未在规定时间内公开部门预算。二是青山区财政直达资金系统中少录入“2022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化工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6个项目指标设置与预算批复不一致。

(二)预算绩效管理精细化不够。一是9个项目未按规定申报绩效目标。二是3个项目未开展绩效运行监控。三是3个部门、2个街道绩效评价工作不到位。

(三)部分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涉及4个项目。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对55个部门及所属32家单位的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75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为0,77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

(二)预算执行不严格、不规范。一是5个单位改变预算资金用途。二是1个街道和1个部门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三是1个街道和2个部门预算资金支付不严谨。

(三)部门决算数据不准确。涉及3个部门和1个二级单位。

(四)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不规范。一是预算编制不完整。2个街道和1个部门的4个项目未编制或少编制政府采购预算。3个部门的5个项目未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预算。二是2个部门将2个非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预算。三是化工区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较低。四是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

(五)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6个部门、1个街道和2个二级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

(六)财务管理不规范。涉及9个部门、2个街道、2个二级单位。

(七)对下级单位监管不力。一是资金监管不到位。二是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缺失。三是下级单位(企业)未按规定脱钩。

三、审计建议

(一)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和保障能力建设,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做好财政资产、国有资产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平衡,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二)加强预算执行过程跟踪,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切实强化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之间、预算单位与预算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以及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监督管理,完善预算执行预警机制,促进各项财政资金用实、用好。

(三)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对民生重点工程、专项资金的管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重大政策、项目的事前和事后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纠正不规范的支出行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