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3569413/2025-06204 | 发布日期 | 2025-02-24 |
---|---|---|---|
发布机构 | 青山区审计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文 号 | 无 |
关于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有关决议,努力探索青山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推动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快速落地,为市场主体减负。安排科技企业研发补贴资金、贷款贴息资金等1.42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提供5.03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1亿元,助企纾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强化“三资”清理,盘活南干渠35街邻里中心等房屋资产3.85亿元。
——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优化支出结构,削减低效无效支出,全年累计压减一般性支出超1亿元。落实稳岗、就业、创业等扶持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及优抚对象的权益。投入6.55亿元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公共卫生补短板及老旧社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支出;投入0.93亿元助力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投入0.48亿元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持续防范运行风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组织对24个项目、13家预算单位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全力保障预算管理一体化平稳运行,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机制,动态监控和评估债务风险,压实主体责任,化解存量债务9.7亿元,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提升审计整改实效。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一体推进,各部门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强化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一丝不苟将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做实做细做到位。截至2024年8月底,上年度审计发现的134个问题,完成整改125个,已整改问题金额22.41亿元,整改率93.3%。
一、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12.81亿元,支出总量112.41亿元,按规定从结余安排2023年结转项目4,009万元,净结余为0。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量101.95亿元,支出总量82.22亿元,按规定从结余安排2023年结转项目19.73亿元,净结余为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5,419万元,支出总量3,992万元,按规定从结余安排2023年结转项目1,427万元,净结余为0。
2023年,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较好完成全年的收支任务,取得成绩来之不易。重点审计区级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政府专项债使用等,发现一些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规范。一是年初预算“调入资金”无明确资金来源;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细化到具体企业;三是个别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资金来源无依据;四是15家单位的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超范围。
(二)预算执行不到位。一是新增暂付性款项占比超规定;二是国企注资列支渠道边界不清晰;三是国有资本收益应交未交;四是个别部门政府财务报告数据填报不准确。
(三)专项资金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对上级转移支付的分配不及时;二是“助保贷”资金2年零投放。
(四)政府专项债管理有疏漏。一是资金拨付未匹配实物工作量;二是改变资金用途;三是债务资金绩效管理不到位。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27个部门及其55个所属单位,并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延伸。结果表明,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是在预算执行率、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下级单位的预算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101个项目预算执行率低于50%。
(二)预算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高。一是5个单位预算编制不细化;二是6个单位预算执行不规范;三是2个单位绩效自评有缺失。
(三)专项经费管理不到位。一是2个专项经费缺乏分配机制和标准;二是4个街道的惠民资金拨付不及时,对社区使用的监管不到位;三是1个街道临时救助资金发放不及时;四是个别专项经费用于日常公用行政开支。
(四)政府采购管理不规范。一是2个项目招投标程序不规范;二是1个工程项目拆分后进行政府采购;三是5个项目采购评审不严谨。
(五)财务管理不完善。一是3个单位未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二是5个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三是2个单位往来款项长期挂账;四是5个单位报销审核不严;五是3所学校食堂伙食费管理不规范。
(六)对管辖单位资金监管不力。一是对社区惠民资金监管不到位;二是6所学校代收书抄费未按规定清退;三是3家二级单位存在虚列培训课程套取培训费、超额支付讲课费、超范围发放劳务费等问题
三、审计建议
(一)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深化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压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预算资金申请、下达、拨付。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
(二)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强化财政支持和保障能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引导效应,及时清理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确保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真正用于壮大实体经济和补齐民生短板。
(三)切实压实责任链条,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坚持以正确政绩观为引领,强化“三保”预算合规性审核,牢牢兜住“三保”底线。加强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不断优化地方债务监管和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
(四)强化资产资源监管,促进有效利用和绿色发展。完善国有资金资产管理体系,提升国有资产整体性、系统性。严格政府采购项目监管,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